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马云:让“尊师重教”真正写在每一个人心里

来源:《演讲与人生》 作者: 马云 已有0人评论  2018/5/19 18:40:26  加入收藏

5月13日,马云以杭州师范大学校友的身份出席庆祝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大会,并做了10余分钟的演讲。

马云没有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成功学的故事,谈及最多的却是两个字——“感恩”。


“在杭师大,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跟人合作,没有杭师大,我的英文也也不会这么自信,就是杭师大造就了我。”在随后同大学班主任等老师沟通时,马云满怀感恩的表示。

在演讲中,马云谈到了他的教育情结以及对未来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演讲过程中金句频出,现场响起多次掌声。

1.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十多年过去了,杭州变得越来越大,我自己也没想到,我离母校的距离却越来越近。我现在的办公室离杭师大只有一两公里,所以有时候回过头一看,就知道自己从哪里出来,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我前几天晚上还到了杭师大校园里,母校的晚上特别宁静,读书氛围很好。很高兴我们学校的校风很好。

我认为杭师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去其他高校演讲的时候,我都是这么说。我也会跟他们讲,如果你毕业于北大清华,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看起来一般的学校,比如杭州师范大学。如果你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其实我们还是很有机会的,我们的机会很大,我们所创造的独特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挥。

我在杭师大度过了非常快乐的四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芳华四年,我不会忘记这四年。大家知道,我高考考了三次,失败了两次才考进杭师大,我感谢杭师大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所以在进入杭师大之前,杭师大已经教给了我一堂课——什么叫失败、什么叫挫折。这使我一直争取做一个成功的失败者。

能够成为老师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荣幸,我是用当教师的方法当CEO!

杭师大给了我第二个了不起的东西,就是把我培养成了一名老师。我经常说,我从来没当过、没学过如何当CEO,我是用做教师的方法去当CEO。在我看来,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所以我把在杭师大学习的所有经历,把自己当老师的经验带到了创业中。因为教师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职业,也是最伟大的职业。

做老师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学生比你更强、比你更好。没有哪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破产,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出事。我们都希望学生做得比自己好,CEO如果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不是去帮助员工成功,不是去帮助客户成功,不是去帮助合作伙伴成功,我相信这家公司就很难成功。

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老师出身。老师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巴巴,能够让它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四年的师范,六年的老师,这十年的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一辈子都记得,自己是一个师范生,能够成为老师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荣幸。

其实,我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当老师,我现在越来越忙,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大学,期望去分享。别人可能觉得我讲得很多,但这是我当过教师的职业病,我也为这职业病感到骄傲。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学校,不是为当老师而去当老师,而是为了未来而当一个老师,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一定会发生巨变。

未来的教育该是什么样?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时代,很多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尤其是担心就业。我认为,今天我们最需要担心的,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变革。教育的变革是未来30年技术变革会演变成社会变革的关键,今天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也要思考未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每一个学校都需要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是体验驱动;过去是以制造为中心,未来是以创造为中心;过去追求的是标准化、规模化,未来讲究的是个性化、特色化。

过去我们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我们把机器变成人。机器永远会比人聪明、比人力气大,机器不需要休息、不怕累、不会生气,而人类拥有的智慧是机器永远无法比的。

数据时代,是我们能够让机器更像机器,让人更加懂得生活,人更像人。人不应该跟机器去争,谁厉害,谁跑得快,谁智慧。所以,我觉得,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

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面对未来的孩子,除了智商、情商以外,我们更需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养学习机器,更不是在流水线上培养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