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Andreas Schleicher :《数据告诉我们,学校可以办得更好》

来源:不详 作者: Andreas Schleicher 已有0人评论  2018/1/29 11:37:34  加入收藏

再来看控制策略,这个上海做得不是很好。控制策略,就是能够自学的能力,控制自己的学习,控制自己的课外时间分配,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来看看这张表,可以看到这种控制策略很重要,但在高段做得不是很好。前面讲到了复杂的问题用死记硬背不太行,靠学生自主解决也不太行。那么怎样做才能够符合PISA的要求?

上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解难题解得非常好,他们用了什么技巧?这就是最后一部分,学生使用的是推理策略,这个比例是怎么样的?在这里,学习可以把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用来解决不知道的东西,他们使用了深层推理的能力。这就使他们在面对非常困难的PISA题时,能够解决得这么好的原因。这是一种自主自发的思维、思考能力。在解决跨学科的问题的时候,给学生自己一种自主的能力,学生就可以用非常科学的思考方式来进行思考,这就是推理策略带给我们的好处。

在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洞察力。如果大家认为,在面对简单或是中等难度的题目时,推敲策略不是很管用;你不能用这个结果说明因为能够解更难的题,所以今后都用这个策略了。把这三个图表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老师为什么要掌握一系列的不同的教学法。比如有些地方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有的时候需要去控制,有的时候需要推理。

在21世纪,怎样做才能做得好?必须要让学生在推敲策略方面做得更好,才能应付21世纪较为困难复杂的问题。世界仍旧在不断变换,简单的东西计算机都能够解决,人要变得越来越出色,才能进行更加复杂的思考和推理。

如何让学生在学校成绩又好,过得又快乐?

所以从教学方式,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我们学到了什么?根据PISA的结果,教师主导非常重要,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学生为中心也非常重要。所以,这不是非此即彼,而应该思考如何将它们整合起来,让学生变成更好的学习者,在未来很好地应用他们的所学。

在激励体制方面,中国做得很好。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父母的角色,并非老师在班级里面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实上家长花时间跟孩子聊天也会产生影响。我觉得这对于孩子们所谓生活满意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满意度的测试结果。

另外从PISA这个层面来讲,不管出身如何,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像中国家长就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有一些国家却不行,学校跟家长毫无联系;因此,让这些学校成功的话也是非常难的,家长不愿意参与。

最后一点,也是在我们快速转变的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与实践的一致性。如果老师今天得到一个信息,然后许多年之后他们听到有一个政策,但是却没有人管,到最后他们就慢慢不相信你有这样的决策力。所以要保证不同层面、不同时段的政策的一致性。因为世界日新月异,怎样能够把所有的东西按照大家预测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而不是突然之间,今天一个样,明天又换了另一样,那就失去了控制。

所以未来十年的时间是怎么样的?谈到科学,许多人会说,大家在学校里都学科学,但是看PISA的数据,我们现在教的科学可能遭到更大的伤害。因为有21世纪的科学、20世纪的科学、19世纪的科学,到底教哪些?我们很快的引进这些东西,但要保证它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它的成功。在教学大纲上进行非常快的适应性变革,你可以看到英国的例子,刚才我给大家分享了,老师们说一套做一套。

所以,我们需要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而不只是决策者的一句话,下面去执行就是了。应该要给老师和学校更好的工具、更好的理解,给他们很好的反馈,他们要是有什么抱怨的话——事实上,他们在问卷里面有很多抱怨,说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谁在乎呢?没人给我们一点点反馈,也没人告诉我们怎么去改变、提升我们的教学。老师工作了五年,校长也没有跟他聊过,同家长也没有聊过。这种孤立,比如少有的表扬,很少的反馈,都是不好的。因此,如何保证政策与实践的一致性,非常重要,能够让我们在教育中获得成功。

再给大家讲最后一个想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就是关于学生的幸福状态。学生不光在学校里面成绩好,还要在学校里面感觉到幸福。

因为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种社交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他们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归属感。在西班牙这个国家,归属感很差。但他们却觉得,学校对他们很重要,他们能在那儿交到很多朋友什么的。然后中国这边,学生也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到底是否快乐。你可以问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像是中国、韩国,他们成绩很好,但是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却不高。其他一些教育系统,像荷兰、芬兰、爱沙尼亚,他们做得就很好,他们的学生也都过得很快乐。我们从这里面能得到什么信息呢?就是具备良好的教师支持,良好的家长支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产生好的学生满意度。

到底有没有办法让学生在学校,成绩又好,过得又快乐?答案是可以的,怎样把所有这些东西能够融合起来?这也成为我们的一个目标。如果你问一个人:你对生活满意吗?你跟学生有归属感吗?这真的很难测量,但是我们尽力了,在学校这边我们希望学校成为右上角绿色的部分,能够非常快乐。

最后,归纳一下我们的挑战。

第一,在过去我们只是把学生分类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成功。让所有的学生都成功对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现在死记硬背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要有非常好的复杂的思维方式。那些容易学、容易测试的,也都很容易进行电子化或者自动化。其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就是从哪能够得到这么好的教育。以前只需要一个学校,大家就像机器人一样学习同样的知识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现在需要老师有更好的专业技能,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有很好的自主权,有很好的协作精神。他们不希望变成那种工业生产线,他们希望的是大家比较平等地进行协作。

另外,老师与老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都应该有联系。这些都是我们通过OECD工作获得的结果而得出的评估,上海做出了很多贡献,也提供给我们很多提升的空间。

谢谢大家。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