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作者: 李一诺 已有0人评论 2017/12/27 10:32:07 加入收藏
另外,在上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为期三个月菜园项目,正式开始探索在小学低龄阶段引入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制学习。除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亲手种菜,老师还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融入了制定预算、客户体验等对接真实世界的内容。其中有一个环节,菜园的小苗被破坏了,于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寻找原因,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最后到提出解决办法,这是非常典型的科研思路。当时,我请了几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围绕这个项目和老师做交流,教授们说,这就是典型的科学思维的训练。
除了现场教学,教育的核心命门实际上在于评估,高考也是评估,换言之,评估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如果我们想真正推动好的教育,肯定是要先改进我们的评估体系,从而更加全面地去评估学生,包括冰山下的那些东西,真正实现全人培养的目标。
在一土,我们会从多维度去评估学生的成长。包括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学科及非学科测评、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学生的多媒体档案袋、以及与第三方测评机构合作,客观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水平,反馈教学管理等。其中,在个性化的评估方式中,包括学期末的项目成果展示、在展示之后老师引导下的反思、以及学生主导的家长会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一方面在输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的不断强化;我们还会结合老师及家长在一土时空平台上的学生行为记录,形成孩子阶段性的成长评估报告。
得益于我自己跨界的背景,加之我对当下教育最核心问题的思考,我非常希望能通过做一土,将社会先进的认知引入基础教育,不仅仅是反哺学校,同时也期待能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去推动教育生态的改变。
除了上面所说的如何在一土教学现场最大程度地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师职业发展层面,我们吸引了深谙企业培训的人才进入课堂,把脉教师从“术”到“道”的层面上的需求,给教师提供足够的职业和个人成长支持,将教师从充满职业倦怠感的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内心充盈的创造者;在校外,我们通过一个线上的家长学校社区平台,不仅吸引了7000多名来自全球的希望实现自我成长的家长,还吸引了许多家长教育领域的专家和资源,在各种分享和深度实践互动课程的落地中,将家长从焦虑的服务购买者变成终身学习的同行者;最后,用一土教育创新的理念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将原本体制外的社会精英从批判者和逃离者变成参与者与行动者,真正用行动来推动教育生态向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条不好走的路,我们已经上路,并期待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