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周志文 已有0人评论 2017/3/17 10:38:08 加入收藏
8.被孤立的痛楚
我们球儿虽然憨厚(这是反应迟钝的另一个解释),但绝不是没有感觉的人,她也有爱恨,也有同情和忌妒等心理活动,而且有时候,她因成绩不好被迫自居于孤独的地位,她的心情起伏就比其它同年的孩子更大。
对父母而言,孩子的这些遭遇,是个极大的痛楚,而在孩子面前,却又要强颜欢笑,不作任何表现。
举例而言,球儿因为成绩不好,她在交友上一直没有「高攀」的机会,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虽然彼此竞争,但在对成绩坏的弱势学生之间,他们却是严守着一些不可踰越的「防线」的。也就是「好」学生从来不和「坏」学生来往。
球儿每当生日之前,都会兴奋的告诉她的同班同学,跟我们商量办一个生日会,邀请一些同学来参加,她在国中时,还会有一两个同学来,到她进入高中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每次在布置好的房间里,在放满鲜花、糖果和蛋糕的桌前,我们的球儿不时看着表,不时自言自语:「真奇怪,昨天明明答应我的呀!」她在找寻理由:「也许因为车挤,会迟到的。」结果即使迟到也超过了时间,她只有打电话,原来对方不打算来了,当然说了一些不算理由的理由,我们球儿在这儿边哭边说:「你早就答应了我呀!」
这样的情况看在我们为人父母的眼里,真是别有滋味,我们不能骗她,也不能把实际的状况告诉她,使她受伤更深。
实际的状况是什么呢?孔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球儿同学事实上在做着某些呼应孔圣人的诫论,又切合西方进化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论的行径罢了。
9.唯有音乐能带来一点安慰
说边缘,其实是客气了她,按照学校的章程,她都「确实」该留级的,但在特别为她们音乐班所设计的辅导与补考中,她又侥幸的过了关。幸亏她不是那么脆弱的孩子,否则那个气氛足以使她变成疯子。
有一天,球儿兴高采烈回家告诉我们,说教官夸奖她旗升得很好,她们学校规定升旗手必须是班上的精英分子的,我们球儿为什么能够担任升旗手呢?原因是那天早上下了场雨,正式的朝会取消了,后来天放晴,教官找不到她班上的旗手,只有叫球儿和另一个同学把国旗升上去,球满怀信心以为从此之后的一个礼拜,都会由她升旗,晚上她在家里,还演习着升旗的礼仪,叫妹妹唱着国旗歌,她有模有样的将想象的国旗挂在她卧室的窗帘绳上,然后一点一点的升上去,…… 第二天天气放晴,原来的旗手走上升旗台,当然没有我们的球儿的事。
成绩上和社交上的屈辱,使球儿在中学求学过程中受尽折磨,唯独音乐给她一些安慰,一些鼓励。球儿练琴并不勤快,后来困于学业,为了补习功课,也使她分神,然而她在钢琴上面,确实表现不凡,与她其它成绩比较,则显得杰出了,不仅如此,她副修大提琴,也表现得颇为不错。有一次她演奏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一段,竟然有几分皮耶‧傅尼叶的味道。
我们球儿在教育中受到的伤害够多了,只有音乐来愈合她的伤口,洗涤她的灵魂,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只有这样想和期望了。
10.要升学了,又是一道难关
高三毕业,球儿面临一个极大的关口,那就是升学了。
很简单,我们球儿在音乐班读了六年,如果不能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则她所学根本是浪费的,因为,就算她钢琴弹得好,总没有人请一个只有高中毕业的老师教授钢琴吧!而成为职业演奏家,在台湾则断无可能。但我们必须明白球儿的实力,以她每年都得准备留级的情况,要和一般人竞争挤大学窄门,那当然比登天还困难的。
到底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完全无法去「怎么办」,我们只有调整心态去面对我们的现实,这是我和妻讨论的结果。
球儿高中毕业了,她进不了大学,是她命中注定的,高中毕业进不了大学的其实不在少数,那么进不了大学的,难道都宣告被判了死刑了吗?
社会是多元的,任何事都可以做,不见得每条都是好的「出路」,但都不失为一条道路,既然是人,就只有一步步的走下去。球儿高中毕业,到电子公司去做个装配员也不见得不可以,到百货公司就做个售货小姐也未尝不可以,学了八年的钢琴不是白费了吗?
其实学习并没有白费不白费的问题,如果从实用的角度看来,中学所学的数学、理化,乃至英文、史地在社会能用到的地方少之又少,无一不是白费,但生命长久,那些无用的东西,在某一天还是会真正发生用处的,球儿所学的钢琴,亦可如是观,这时刻,安慰我们夫妻的是陆象山的那句话,陆象山曾说:「某虽不识一字,亦不妨我堂堂正正做人。」我们球儿比陆象山说的好多了,至少她是认得字的。
11.峰回路转
想不到路走下去,竟然有峰回路转的机会。
在球儿毕业前夕,教育部公布了音乐、美术科系甄试入学的办法,所谓甄试入学就是教育部特别为一些在音乐及美术学科上有天赋的学生举行一种特殊管道的升学考试,在这个被俗称作「保送入学」的考试中,当然要考一般大学入学的那些科目,但术科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我们球儿也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果我们不大敢问她,原因是她从小学毕业后,参加的任何考试几乎都是令人伤感的经验,为了避免她不快或辞穷,我们都养成了尽量不问她的习惯。
隔了约莫一个多礼拜,竟然传出了令人兴奋的消息,报纸上公布了甄试的结果,我们球儿被录取了,她被分发到最后一个志愿──私立实践家专的音乐科,我们全家都高兴极了,当年实践的音乐科全部只录取了一名,而师大、东海、东吴等大学的音乐系,也只收录了三、四名,其中钢琴组占的名额更少,球儿的很多同学都没有考上,所以她考上甄试,确实是我们家庭近数年来最大的喜讯。
妻在服务的学校,平常默默教学,球儿的喜讯令她买了许多苹果,办公室同仁每人一个,可见她的心情。一位她的同事打电话给我,说「从来没有见过大嫂这么高兴呢!」我当时心里所想的是杜甫的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她此时的喜乐,足以见到她平时的压抑与苦闷了。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