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没了祠堂、中堂,如何办好学堂?

来源:校长会 作者: 鲍鹏山 已有0人评论  2017/2/20 8:59:07  加入收藏

  美国中小学教材中,集纳的都是经典文学作品,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一流作家的作品呈现给学生,这是美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底线”。读过名著的孩子,其鉴别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法国中学生会考、美国SAT与中国学生中考作文题目的差异,相信绝大多数中国学生都不见得理解其蕴含的意思,更不要说写篇文章了。  

 

  法国南特,学生正在参加法国“高考   

  法国高考作文题 

 

  我们学习西方,在大学教育中也实行通识教育,美国学生阅读更侧重读原著典籍,例如理想国、柏拉图对话集等,而我国学生更多阅读的是“概论”,名著的选段,都是碎片化的知识。   

  其实,知识不具备两个特点是没用的,第一,不具备整体性,第二,不具备体系性、系统性。碎片化的知识和不成体系的知识,不但对人没有意义,而且只是一些无效的信息,会对人的智力形成一种切割,它无法形成人的认知能力、逻辑能力。   

  连文化经典都不读,还有什么够资格拿来读?   

  “不少家长问过我,老师,为什么要读《论语》?这其中蕴含的意思就是,《论语》中考、高考不考,找工作也不需要,读来有什么用?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问题。在美国,每个人都要阅读《圣经》,这是在考试中绝对不会出现的内容,但是没人会问“读《圣经》有何用?”。   

  试问,一个民族连它的文化经典都可以不读,还有什么够资格拿来读的?   鲍鹏山对教育的理解有两个:第一,安顿好自己的内心。第二,唤醒自己的生命力、情怀和创造力。   

  安顿内心靠什么?靠文化、靠价值。就像孔子教育学生,会给出一套价值标准,仁义礼智信。以后再踌躇迷茫时,你想想孔子会怎么选择,不就明白了吗。走到哪个地方,都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自然就心安理得。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直到今天我们所有的价值标准都是两千多年前轴心时代的圣人遗留下来的。轴心时代指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两百年,尤其是公元前六百年到公元前三百年。中国有哪些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古希腊是哪些人?是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犹太是哪些人?是摩西。古印度是哪些人?释迦牟尼。   

  所以,文化经典有三个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