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上海停办奥数后提高数学成绩要靠这三点

来源:新校长传媒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2/16 9:44:03  加入收藏

  二、数感启蒙 融入生活中

  “数感启蒙”就是在娃小学学数学抽象的概念之前,把这些概念通过具象的方式理解好。生活中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道具:一根香蕉,两个苹果,五个旺仔小馒头……等等。

  理解了数,又学会了点数,自动就能过渡到加减法。

  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说到她家圆圆4岁开始玩游戏,不出两年居然就会了500以内的加减法。玩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小卖部”,让她自己围个地方当柜台,放点东西,爹妈轮流去购买。真定价,用真钱,真找零,玩着玩着,到小学二年级,学校经过测试后,觉得也不用上三年级了,直接给她跳级上了四年级。

  没错,生活中的日常买卖活动其实是最好的数学启蒙。同时,娃去超市买自己的玩具,或者买冰淇淋时,让他自己算钱、拿钱、花钱、存钱,也是个不错的法子吧。另外,最好这是娃自己的零花钱,毕竟自己的才会比较上心嘛,人家找少了钱娃就会着急。同时连财商启蒙的活儿也一道完成了,简直就是一石二鸟。

  打扑克,各种涉及扔骰子的棋牌游戏,都帮助牢固数的概念。

  更专业的还有蒙台梭利的数学教具,下图是蒙氏数学中的“银行游戏”。

  反正,你横竖都是得陪娃玩的,横竖都是玩,那就去玩“数学“相关游戏,玩着玩着,十位加减乘数自己就会了,而且还一点压力没有,娃对数学还会很有好感,哪儿像那些一上来就背1+1=2,3X3=9的娃,那愁的……

  三、阅读启蒙 实际上很有关系

  问:语文是语文,数学是数学,语文不好怎么搅合到数学来啦?

  如果你辅导过高年级的”学渣“”学弱“做作业,阅览过他们的考卷,你会发现有些题他们毫无头绪,完全乱来。

  六年级数学题: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它的3/4,第二根剪去3/4米,剩下的绳子哪一根长?答案单选 A第一根 B第二根 C不能确定

  这题,作者就遇到个抓瞎的娃。她顿了一顿,问:“一样长啊,但怎么没有选项呢?呜呜” 我问:“第一根是剪去 3/4,第二根是3/4米,怎么会一样呢? ” 解释了很久,娃才弄明白两者的区别。

  没错,做过辅导班老师,都会发现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很多娃对着考题无从下笔,是因为连题目都没看懂!

  越是高年级的题,越是会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例如:

  A,B,C是我方三个炮兵阵地,A在B正东6Km,C在B正北偏西 30度,相距4Km,P为敌炮阵地,某时刻A处发现敌炮阵地的某种信号,由于B,C两地比A距P地远,因此4s后,B,C才同时发现这一信号,此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Km/s,A若炮击P地,求炮击的方位角。

  一乍眼你是否也没看懂?

  娃呢?理解力差一点,光题目就让他掉云里雾里了,再加上考点不清,就直接蒙圈。

  文字理解能力靠什么?平时积累的大量“深度阅读”啊。

  “我们班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大多6、7岁就能看书,在小学阶段就大量阅读,爱思考,爱看书,这群孩子问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时把我都难倒了。而那些表现不怎么样的孩子大都以前没读过什么书,现在也就不爱看书,有些油盐不进、刀枪不入的感觉,他们父母着急花钱,我再怎么辅导,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数学老师

  所以,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对每门学科都是根基。早早养成阅读习惯的娃,长期积累下来,理解能力强,阅读速度快、准。相反,娃仅依靠课内阅读,那整体阅读就思维肤浅,理解能力自然弱。这个现象在初二这个分水岭年级就表现得很明显。

  总结  

  学习成绩这玩意儿,真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东西,是长期以往,各学科相互交缠,多因素影响,错综复杂的东西。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