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孩子努力学习成绩却上不去,他会听课吗?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许文选 已有0人评论  2016/10/26 16:17:13  加入收藏

  二、如果时间确实很紧,怎么办呢?

  1.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2.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 8-15 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3.实在没有时间预习,可以在一门课开始前的课间花 2 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状态。

  三、听课中:注重理解

  有了好的预习做基础,只能保证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于我们更好地当堂消化知识。

  有些学生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该怎样记笔记呢?

  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总结出了记笔记的 " 三原则 ":

  1.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2.课本上讲述很详细的内容,不再做详细的笔记。

  3.不抄老师的板书,而是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获得宝贵的复习资料——课堂笔记。

  四、听课后:及时复习

  有了前面的预习和认真听课,能保证孩子记忆和理解的深度。

  但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对抗遗忘的利器就是复习。

  因此在听完课后,还应即时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有计划性的复习习惯,从而将所学知识深深地印入脑海。

  如果家长将以上的预习、听课和复习的方法传授给孩子,孩子听课的效率就会更高,成绩自然会更优秀。

  五、优秀学生的听课法宝

  那些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有什么学习法宝呢?

  教育专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听懂每一堂课”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第一法宝。

  老师们讲课,常常是“课堂 45 分钟,课后 10 年功”,优秀学生的听课箴言是“课堂走神 1 分钟,课后摸索半天功”。

  那如何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呢?

  如何让思维在课堂 45 分钟里与老师时刻同步呢?

  下面介绍几个诀窍供您和孩子借鉴:

  1.每天坚持累计不少于 1 小时的中等强度的体能锻炼,每天保持课间 10 分钟彻底放松休息的好习惯。

  课间多做一些轻体力健脑动作,为课堂 45 分钟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储备足够的脑力。

  像伸伸或蜷蜷手指、左右手交替按摩指尖、伸伸懒腰等都是不错的活动。

  2.调节听课心态,优化听课意识,在潜意识里喜爱听课。

  对于不太喜欢的课可找来一张白纸,认真列出不喜爱这堂课的十几条优点、理由,隔一天重复一次,慢慢就能说服潜意识喜欢这些课,进入积极的听课心态。

  3.在听课过程中,要放松心情来理解课本上的内容。

  不要抱着一种紧张的记忆心态来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造成脑神经疲劳,反而使听课的注意力涣散。

  4.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