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 作者: 梁挺福 已有0人评论 2016/7/21 7:43:18 加入收藏
就在一年前,一场关于“985”、“211”的存废之争令舆论哗然。这场争论绝非空穴来风,或许是官方试探民众口风与态度的一场实验。之后教育部辟谣,不存在废除之说。今天的“双一流”也经历了类似一幕:前不久网络世界流出一张“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部随后否认。真真假假中,走入我们眼中的“双一流”建设有太多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影子,以至于我们不禁要恍惚一阵,有了旨在建设一流的“985工程”的存在,“双一流”还有必要吗?又或者是“双一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985工程”?
“985工程”“211工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我国的科研创新水平与科研转化成果等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中一面鲜明旗帜。当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就业市场中的非“985”“211”歧视,如非“95”“211”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创新动力与积极性受挫等。高等教育建设方案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对既有方案的执行力。如果真要建设“双一流”,在既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即可继续开展,何必再开一道口,另起炉灶?
据多方消息显示,国家“一流大学”仅向部分全国顶尖高校开放,但是“一流学科”会向少量的非211高校开放。从目前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的高校分布来看,此消息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真是如此,便等同于“211工程”的大门变相地被打开了。“双一流”真实的成为“211”“985”的替补,成为“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具体实施方案还未实施,但愿“双一流”建设不会成为我们所担心的样子。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