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严文藩: “未来学校”展望:将颠覆所有当前教育模式

来源:未来学校研究院 作者: 严文藩 已有0人评论  2020/6/30 22:59:16  加入收藏

未来的学校学什么呢,就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也就是指心智和体力都要发展。美国人认为核心是能力——创新、批判、沟通、合作。

未来教室将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习的内容是跨学科的,是整合的。第二,学习的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的。第三,学习的环境是探究的,是互助的,是团队的。第四,教师的角色是辅助。

一、未来学校,让孩子全面发展

未来学校的学生着重学什么,它看重什么,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美国和其他国家实践的启示。

第一,从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的结果,也就是国际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来看有什么启示。这个是第一次中国参加PISA考试中阅读(Reading)部分的成绩,我们比较一下美国、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和台北、香港、上海这些中国城市学生成绩的分数。

很明显,高分段里面中国占19%,美国高分段里面占10%,低分段中国只占5%,美国占17%,谁好谁坏?我们再比比数学,数学更明显,中国数学高分段占了50%,美国只占了10%,相差巨大。科学也是差不多的趋势。

这三个最主要的课程比下来中国最好,那为什么还有好多人要去美国学习呢?后来,PISA考过以后英国特地派团到中国来学习,一年之后,又回去写了一个报告,内容是中国的数学掌握性学习的报告。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在数学的掌握性学习上面非常好,这方面是美国和英国人的短板,他们要学习。那我们有什么短板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未来学校学什么,实际上就应该是继续发扬我们的长处,然后改进我们的短处。

未来的学校不是说全部丢掉重来,最危险的事情是做教育的人跟其他行业的人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全部快速地变化,然后就有钟摆现象,就是折腾。

回过头来,未来的学校学什么呢,就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也就是指心智和体力都要发展,心智方面又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学术里面又包括知识和能力的,知识又包括考核制度。

中国学生更擅长蓝色部分的学习

那我们如果把这个作为两条线,就等于好比全面发展的两条腿,全面的人应该两条腿都发达,不全面就是某一条发达,另外一条不发达,中国哪一条腿发达?

刚才PISA的成绩就反映了这一点,中国考的都特别好,中国现在缺的是黄色这边的,蓝色部分是不错的,这是第一个反思。

我们非常欣赏朱永新老师提出的新教育的核心的计划——让师生过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果我们只做左边那条就不完整,两条都一起做那就是完整。

二、未来学校更强调 “核心素养”

第二,现在大家都在谈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对于建立未来学校和学什么有什么启示呢?

中国的核心素养模式,包括三块:

中国的核心素养

第一块文化基础,中国悠久的文化,所以一谈到文化基础中国就有文化底蕴;

第二块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个目的是学会学习;

第三块就是社会,除了自我发展还要做社会人,社会是责任担待,公民的意识问题。

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美国人也在总结,未来的学校学什么。美国人认为核心是能力——创新、批判、沟通、合作。

美国的核心素养——“6C”

前面两个“创新和批判”大家知道,创新的第一条件是批判,所以美国人经常讲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因为他要造成不一样的氛围,然后才可以创新。另外,互联网特别强调合作,互相理解,就是沟通合作很重要。

但是跟我们的“社会人”认知不同的是,他的社会人是建立在个体人的情况下,所以特别强调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品质,放到大的社会来讲又特别强调公民,公民实际上就是担当和奉献这两个东西。

整合以上四个要素做一个对照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的同异。第一个相同的,大家都体会到未来的学校就是为未来服务的,不要看太远的未来,就看现在的未来也就是21世纪,需要的就是创新、批判、沟通、合作。

实际上未来的学校强调的就是一个东西——核心素养。如果把核心素养换回到学习里面,我们学会什么能力呢,就是学会面对复杂情境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能力。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