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马长荣 已有0人评论 2016/12/27 8:41:09 加入收藏
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第一中学 马长荣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努力打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浓厚的教育环境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构建了具有我们省庄一中特色、卓有成效的校园生态文化体系,很好的实现了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注意结合学校实际,重落实——突出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与实施;抓重点——着重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而逐步形成了“德育构建、创新课堂、多元评价、法治护航”四大板块为主的生态课程文化体系,充分体现了我校生态课程文化的内涵。
一、德育构建,“一束阳光”入人心
德育必须倡导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建构一种生态型德育课程,即在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的基础上,渗入生态和谐的德育课程理念,建构生态性德育文化和融合型的德育课程体系。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加强德育工作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创设德育文化氛围。
1、我们把校门外的一条路精心打造,装帧美化,使其变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积淀人文精神、陶冶师生情操的文化长廊。这里有对校训的解读,有经典的修身格言,有激情的爱国诗篇,有传颂千古的美德故事……课余时间,师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流连忘返。步入校园,博学楼上“精彩主持 人生精彩”八个金字熠熠生辉,宣传条幅、宣传栏、宣传橱窗等等形式灵活多样,像“与朝阳相伴、与幸福同行”、“学子因参与而快乐,课堂因互动而精彩,生命因智慧而美丽”之类的内容,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全体师生。正是有这样的耳濡目染,有这样的温馨提示,处处彰显着人本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促使我们勤于“笃行”,努力“博学”,乐于“厚德”,追求“至善”。
2、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我校把落实泰山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七字歌”提高到端正办学思想、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长远发展和一生负责的高度,将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师德素养、“兴校为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我们制作了“七字歌”喷绘,并悬挂在教学楼门厅两侧和每一个教室的显眼地方;组织“七字歌”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要求每个班级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一次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全面解读“七字歌”;组织一次“七字歌”知识竞赛或背诵活动,尽快熟悉“七字歌”;至少排练一个文艺节目(合唱、相声、小品等),广泛宣传“七字歌”(学校对排练节目组织评选,把评选成绩纳入班级评价);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到省庄镇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到博阳路上捡拾垃圾等,努力践行“七字歌”;进行一次“精彩之星”评选,认真诠释“七字歌”。
3、我们还在全校开展了“五心并育”主题教育。立“雄心”,做目标远大的人。树“信心”,做自强不息的人。育“慧心”,做乐学善思的人。养“恒心”,做意志坚强的人。铸“爱心”,做永怀感恩的人。
4、我校还在主抓业务的田继振副校长组织下,积极开发实施文明礼仪校本研究,所编写的《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在泰安市教育局第五届校本课程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多措并举,我校营造起“和谐共进”的浓厚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泰安市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学校”、“泰安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创新课堂,“一个理念”是践行
“生态课程观”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意义在课程中的体现,它认为一切处于课程实施中的个体都是平等的(包括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资源进行双向建构的平等活动,课程成为教学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动事件,是师生间基于教材的文本相互交流,是知识、个性、素质持续不断的生成与建构。尊重生命,意味着尊重生命个体的多样性与差异;尊重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智慧的火花。所以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思想碰撞、智慧碰撞、生命激荡的课堂,它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我校一直在这方面做着有益的探索。
1、立足传统优势,不断创新。从 1987年至1995年,我校以课堂改革为基础,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了以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单元达标教学实验的巨大成功。中央电视台、中央电教馆报道了省庄一中的教改经验。《中国教育学刊》载文称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
对事业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一中人从没停止前进的脚步。2010年5月,省农村中学课堂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们的“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引起巨大反响。“精彩主持”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流程:发现目标——寻找路径——检查结果——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合作、竞争的舞台,实现了兴趣、竞争的双轮驱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到我校考察调研时,对“精彩主持”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当代教育科学》以《前沿风暴——泰山脚下一群农村娃演绎的精彩课堂》为题作了长篇报道。山东教育电视台先后两次对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作了专题报道。
2、围绕“课堂检测”,砥砺探索。近两年,我们主要围绕“课堂检测”做了创新研讨。我们把课堂检测过程概括为“课堂检测三五二”。三是指课堂检测的三个环节:即课前检测、课中检测、课后检测;五是指为把前测、中测和后测工作开展好,采取的五项措施;二是指以上措施要想得以落实,离不开的两个重要团队,即领导团队和教师团队。由于我校认真做好了课堂检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居全区前列。2014-2016年学业水平考试,我校一榜录取率分别达到95.3﹪、96.1﹪、96.7﹪。课堂检测的实施,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近两年来,有2名教师获“泰山功勋教师”及“泰山名师”称号,2名教师被认定为区“泰山杏坛▪卓越教师”,8人获区能手(学科带头人)称号,23名教师的教学资源获市一等奖。就此项改革,我校在2015年泰山区教学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始终抓住“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勇于创新实践,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评为“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并连续5年被评为“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三、多元评价,“一面旗帜”在引领
“生态课程评价”是一种基于生态观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重视全人的发展。它讲究过程评价,但也不否认结果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的最终指向长远的发展,而非眼前的奖励与惩罚。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校积极探究对师生的“多元评价”。
1、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我们改进“唯成绩论”的单一教师评价模式,对照师德承诺,采取自查自纠、教师互评、学生及家长共评、考评小组考评的方式方法,从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方面排查问题与不足,为每一位教师量化打分,并赋以一定的分值加入学年考核评价中,作为教师评优树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促使我校广大教师更加注重以德育人,自觉规范育人施教的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我校改进了学生评价方式,采取即时评价、定期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即时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定期评价有两种形式:一是短期评价。采用板报的的形式,每班在黑板报上开辟专栏,一周评选一次本班的“展示之星”、“合作之星”、“倾听之星”、“主持之星”、“质疑之星”等。二是长期评价。还是采用星级评选方式进行,每学期由学校评选一次,入选者学校统一照相,并收齐学生本人的获奖感言、家长和教师寄语,制成展板统一展示。通过多元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敢于争先的勇气和信心。
3、近年来,我们针对音体美老师实施的评价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除了常规的评价外,每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组成评委,针对音体美老师的辅导效果打分(满分50分)。打分依据:一是教师个人述职汇报;二是辅导效果展演(如音乐:舞蹈、器乐队演奏、合唱等;美术:素描、水粉等;体育:训练学生情况等),要有一定的人数,人数越多,质量越高,得分越高(原因是:辅导的人数越多,辅导的质量越高,辅导教师需要付出的越多)。所得分值直接加入对音体美教师的综合评价考核中。这一举措有力地调动了音体美老师加强特长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我校的特长生训练及达标水平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连年稳居处乡镇第一名。
评价方式的改进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得全校师生的好评,近几年我校也被评为“泰安市学生喜欢的学校”、“泰安市个性特色学校”。
四、法治护航,“一种幸福”叫成长
生态系统是由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内的人、生物及其环境在斗争与同一的动态运行中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课程这个系统中,同样也存在着由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有机整体,都是动态开放的,且均以追求和谐平衡为目标。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教育者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中对受教育者在课堂上,或者通过社会实践施教使系统各要素协调均衡发展,维持系统的稳定,从而促使课程的持续发展,实现其引导人、发展人、发展社会的价值功能。作为拥有2000多名师生的省庄一中,我校校委会一班人深感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这副担子的重要。围绕“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的总体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法制特色学校”创建。
1、做好规划,制度先行。“六五”之初,我校就立足实际,积极筹划,制定了我校的《六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今年初,按照“创建泰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学校”的标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年的法治教育计划,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选好载体,多措并举。为做好法治教育工作,我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式灵活多样。我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法治报告会”、“法治宣传进校园”、“模拟法庭”等形式,并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文化阵地,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获得心灵震撼。建立“法治之家”。为了探索新形式下普法教育的新路子,我们不但和泰山区人民法院积极联系,把其中的少年法庭建成我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而且我们还专门开设“青少年法治之家”,聘请镇司法所张继刚所长、镇法律事务所张永胜所长等六人为“法治教育进校园义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咨询、指导等工作。培育“文明之花”。结合区教育局“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校积极行动,让“文明之花”扎根美丽校园,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法治特色学校”创建。
3、抓好落实,付诸实践。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要看落实,看实效。我校的法治宣传教育不仅仅是单向的传输,更有学生亲身参与和亲身实践,我校专门开设了“学生模拟法庭”这一特殊的法治教育形式。通过让学生模拟组成法庭上的角色,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让同学们融入角色中,从中接受案例给予人们的启示。
我校的“法制特色学校创建”结出了累累硕果:2011年,我校被评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2年,我校又被授予“市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4年,我校被评为“泰安市平安和谐校园”;2015年5月7日,市关工委、司法局、老干部局、教育局、综治委、团市委在我校联合召开“泰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乡镇师范学校创建现场会”,我校马长荣校长做了典型经验介绍,我校也被确定为首批“示范学校”。2015年8月17日,泰安市政法委郭德文书记就校园法制建设专程到我校视察指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省庄一中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学校科学发展、学生幸福成长的源头活水,可他们并未骄傲止步,“爬更高的山,看更远的风景”,他们一直前进在路上。
(张文广)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