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专题策划 >> 学校教育生态建设 >> 校长论坛 >> 浏览文章

国学引导下的学校生态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高文光 已有0人评论  2016/12/27 8:34:51  加入收藏

临沂汤河中学 高文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我来自临沂汤河中学。汤河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目前有  教学班26个,学生 1300人,专任教师 99名。像众多农村学校一样,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借此改变人生命运。对此,家长和学校将孩子赶到应试场上去拼杀去竞争的现象愈演愈烈,导致了众多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不堪重负和压力,厌学、恐学情绪滋生和蔓延,有甚者,逃学、辍学甚至是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除了功利性的升学外,诸如交往、担当、感恩、助人等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滑坡,几近丧失。如果教育沦为逐利的工具,如果教育不能使人之为人,教育生态崩颓至斯,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鉴于此,我们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借助“引人入胜”的教育策略,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体系中,改变现状,形成富有生机的、引人入胜的学校文化,朝向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情操、人文情怀、民族责任,为学生的生命培根固本,为民族复兴大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建造优质的教育生态已迫在眉睫。

  优质的学校生态,其核心是优秀的学校文化。而引人入胜的学校文化,其核心文化是“胜”,“胜”标志着一种精神和生命的状态,具体就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引”文化和“入”文化居于文化的外层,包括环境浸润的物质文化和制度引领的机制文化,具体指向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浸润,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的情感和体悟等,通过诵读经典名著,接受人文精神洗礼,引领学生立君子之品,做有德之人,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以下行动,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斧正。 

  一、建造优秀的文化生态,首先要营造积极地文化氛围 

  学校常抓不懈进行书香校园建设, 图书室全天候开放,放假时则让图书流通到师生手中,各班级设立图书角,积极参与到书香班级建设当中。再一个文化墙建设,在校园的每一个有学生出入的地方,教室、餐厅、活动室的走廊墙壁都悬挂张贴国学经典节选的内容,各班级设立“国学学习”专栏,教室外张贴国学手抄报,学生走到每一处都能感受到来自“墙语”的鞭策。伫足校园,一种宁静、平和的心境自然形成,师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着丰富的乳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校长的领导力即如此。校长带头学习国学经典,很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向心力,宣讲、推广、实践国学教育的“引”文化就很容易形成。不仅班级和校园内物质文化充满国学经典的气息,我们还借助河东区创建“国学教育示范区”的时机,制定《国学经典教育实施方案》,在全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和实施国学经典教育活动。

  2015年,我们进行了两个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关于“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市级课题《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策略研究》,有效实现了“课题引领活动,课题指导活动,课题提升活动”的功能,形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固本,为民族营造精神家园”的共同愿景。“引”文化初步形成并被不断得到深化。 

  在“引”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仅印发《论语》、《大学》就达1800余本,《弟子规三字经》等1600余本。如今,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已固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二、多措并举,建设和经营教育生态

  1. 以培训为载体,增强文化建设意识

  学校先后聘请了《沂蒙教育》主编梁士国、河东作协主席、职业中专副校长庞尔锋和国学爱好者毛得宇为师生做了国学专题讲座。分阶段选派国学教师参加国家教育学院组织的国学专题研修班学习进行师资培训,到尼山、赴曲阜,拜孔子、祭周公,诵经典、写体会,全身心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还到重庆、沂南聆听国学大师的报告,强化教师传承国学的责任,提升国学素养,为“传经布道”和学校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2.以课程为载体,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规划和开设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校长亲自代国学课,学生每周保证一节课,七年级开展《弟子规》、《论语》的学习活动,八年级开展《论语》等的学习活动,九年级开展《大学》等学习活动。在课下,学生“晨诵午读暮写”成为一种常态, 每天早到校坚持20分钟的国学诵读,每天中午课间操后学生集体诵读,每晚回家抄写一张国学抄写纸。每个学期我们按计划组织师生国学笔记展评活动、国学征文活动、国学经典默写比赛、“相约经典”读书交流活动等。

  3.以课堂为载体,经营引人入胜的学校文化

  课堂是文化经营的主阵地,为此我们提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文化。通常以四个环节,落实“经典一百”的学习策略(按照台湾国学大师王财贵的读经要求,每一篇经典诵读一百遍)。

  (1)引发兴趣,课前热身,情趣引入。教师吟诵念诵结合,学生先听后读,正字音,懂句读,明韵律。

  (2)人人参与,模仿诵读。我们采取念诵的方式,左手敲桌子打节奏,学生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熟读成诵,寓教于乐,通过各种形式的趣味诵读,让学生正确念诵,流畅读书,知大意,有感悟。

  (3)入木三分,深度学习,深刻领悟,针对初中生的特点简要讲解,让学生知意明理,潜移默化。有时通过声情并茂的经典故事再现老祖宗的博大智慧。

  (4)胜致而归,升华生命境界。将国学融入灵魂,思辨导行,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理、懂礼,化为成长的动力,落实到行动上,内化为自身素养,知行合一,实现个体生命的再造与升华,实现民族精神的复兴与创新。 

  随着临沂市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实验以来,我们迅速将引人入胜的文化建设与语文主题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教学有了根基。将国学教材和语文主题阅读材料,对比教学,合理利用,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4.以活动为载体,让文化根植于心

  端午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习俗和历史人物、事件,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包粽子,欣赏龙舟赛事,诵读屈原等爱国诗人诗歌,将美食制作、品尝、体育运动、经典诵读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历史、实践等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心,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文化,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生态的有力保障

  文化的形成最高层级的目标,是指导学生的行动,落实在学生的行为方式上。这就需要把国学经典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比如做游戏、做操、排队、就餐等行为中,从而积淀行成文化底蕴。

  2016年,我们区域内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不幸患上骨癌,手术治疗费出现严重困难,通过爱心倡议,区域内很多教师、学生、社会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很短时间,捐助款达到几十万,爱心活动和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师生生命中扎根、开花、结果,文化浸润生命,生命丰富文化,让学生拥有一颗善良、柔软、纯净的心灵,让生命互助,让心灵互通,心中有爱,世界有爱,生命更精彩,社会愈和谐。

  收获和认识 

  开展国学教育,打造“引人入胜”学校文化,营造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改善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学生变得有礼貌、有涵养、有爱心、有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热爱学习,行为规范,习惯良好。借助于国学经典“修身润心” 功能,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心平气和,宁静致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和谐相处。点亮孩子的“心灯”,明是非,辨善恶,照亮道路,指引前行;滋养孩子的“心”,富有爱、同情、宽容、责任,培育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为生命打下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和底色,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学生德才兼备,勇于担当,严于律己,坚毅勇敢,勤奋好学,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临沂市《中学生美文阅读》大量刊登我们学生文章。学校连年被评为河东区模范学校、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

  在以国学经典学习为着力点,打造引人入胜的学校文化,营造优质的校园生态这项工作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借鉴各兄弟学校的长处,使传统文化在我们学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