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线学习 作者: 薛佳怡 已有0人评论 2020/11/16 22:07:20 加入收藏
——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侧记
11月14日,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召开。聚焦“教育之光,点亮未来”,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精英汇聚一堂,探讨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发展走向。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欧美同学会留加拿大分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四川师范大学主办,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与产业合作分会承办。由于疫情原因,年会采取现场会议与云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自2003年发起,亚洲教育论坛经过十七年的不懈努力,在组织、协调和引领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已经成为中国教育联接世界的重要渠道,增进中外了解、互信和友谊的重要平台。
今年因为疫情,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乔治·斯穆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2007年诺奖共同获得者莫汉穆纳辛格,英国牛津大学执行校长理查德·霍博思,英国剑桥大学助理校长、剑桥大学霍默顿学院院长杰弗里·沃德,美国华盛顿大学(塔科马)校长马克·帕加罗,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丹·施瓦茨等国际嘉宾采取了线上致辞方式,从各个角度表达了对年会的赞许和认同。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牛清报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牛清报致辞。他表示,成都市委市政府将教育作为城市进步和发展的核心支撑和强大动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国19个大城市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市。
今天,教育已成为成都的亮丽城市名片和重要竞争优势。亚洲教育论坛年会自2012年落户成都,在凝聚全球教育共识、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地方教育改革方面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加速进入动荡变革期。高等教育与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需要在一个充满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承载起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
杜玉波指出,我国仍处在一个“将强未强”的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实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的教育蓝图,全面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努力把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战略主题和核心任务,坚定地朝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致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全人格的竞争,而不仅仅是考试分数。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这是所有学校必须研究并做好的工作,这要求人们有体系意识,要研究体系、改革体系、优化体系、充分利用办学体系,将教育方针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致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中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的实践。这说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结合,促进教育变革的创新,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精确服务,肩负着中国“十四五”期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致辞。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华指出,职业教育面临着补短板、强弱项的问题,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动力转化的历史任务,面临着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服务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历史任务。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致辞。在他看来,世界范围内,亚洲教育是最优秀、最古老、最能与时俱进的教育,具体来说,体现为三个方面:育人性、社会性、美学性。希望亚洲教育论坛坚持亚洲教育的传统,树立亚洲教育的信心,为人类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致辞。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中美关系风云变幻、教育新政时代要求、在线教育仓促而至,四种因素的叠加让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都感受到深深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这些挑战引发了人们对出国留学、在线教育、家庭教育、生命教育、评价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反思,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博鳌亚洲论坛高级顾问、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姚望
博鳌亚洲论坛高级顾问、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姚望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的演讲主题是“教育善”。教育应该是社会最大的善,怎么理解善?教育善根本的指向应该是人的存在,学生的存在。教育善指向的体现,首先是过程。教育重要的就是过程,过程没有结束,人就有无限可能性,这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教育善指向的体现是未来,过程本身就指向未来。教育善指向的体现是自由,自由和承担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对社会、对全人类负责。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分享了关于“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推进重点的一些体会。
什么是有用的教育,谁来判断有用与否,不能由学校系统自己说了算,还要看整个社会需求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这个“高质量”判断的尺度和标准,不完全由教育系统说了算,也不是单兵作战,而是要锚定“十四五”时期的目标,继续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在演讲中表示,未来的希望是创新。如果再不呐喊、再不改变,我们给高校投入的钱再多、给的资源再多,也就是培养了几个有帽子的人,推动不了国家创新的进步。
一切的教育都是育人为本。新时代新使命,创新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创新靠人,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
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指出,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但是不要忘记,教育的第一个功能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自由探索,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关注人的发展,才能真正的使教育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我们要积极推进全球教育,让孩子们打开视野,看到更大的世界,认同多元文化,关注全球问题,提升全球胜任力,积极参与全球复杂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认识真正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全球教育强调在兴趣驱动下的主动学习,面对问题,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的分享落脚在回归初心、回归本质。现在是重塑教育、再定义大学的时代,我们应该思考大学是破产还是通过颠覆性的创新赢得未来。教育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我们是回归还是重塑?他认为是“回归+重塑”,既要回归,还要重塑。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范胜武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执行校长范胜武围绕《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作主题演讲。
在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建引领队建、团建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走下来;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在全校实施“中教+外教+海归”三架马车驱动学校高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最优的关注和待遇;在小学实施主题融合课程,采取包班制;2011年开始实施选课走班,因材施教;高中课程、国际课程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提前实施;影视课程于2015年就进入学校;2014年-2015年,倡导健康行、运动行校园建设;开设世界演说家课程;进行科学课程的融合……一系列探索表明学校建立以来,一直走在对伟大教育追求的征程上。
为了表彰对促进亚洲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良好影响力和取得杰出教育创新贡献的组织机构及个人,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组委会联合《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举办“2020亚洲教育论坛评选”活动。共设 “亚洲教育贡献奖”“亚洲教育影响力奖”“亚洲教育创新奖”“亚洲教育友谊奖”,在2020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荣获“2020亚洲教育贡献奖”的机构是中国电信、腾讯教育、广东省教学空间规划研究院、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廖成珍为获奖机构颁奖。
荣获“2020亚洲教育影响力奖”的机构是四川师范大学、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丹中基金会、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成都市教育局,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俞立中为获奖机构颁奖。
荣获“2020亚洲教育创新奖”的是北京华嘉教育集团、一土教育,博鳌亚洲论坛高级顾问、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姚望为获奖机构颁奖。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