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 在线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9/12/2 16:01:02 加入收藏
11月29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幕,六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高中校长、老师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志勇作《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展望》主旨报告。他提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而教育是国家竞争中的关键问题,高中教育则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拥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张志勇 中国教育在线/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那么,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张志勇认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本质要从应试本位回归育人本位,从考试、升学、改变命运、找工作等教育的工具价值回归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养、身心和谐、人格完善等本体价值,离开教育的本体价值来谈工具价值是很危险的。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如果不聚焦价值观的转型,改革无从谈起。
在人工智能时代,张志勇提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哈佛大学人工智能理论创始人、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未来谁将驾驭人类的智慧?“这可能是超越‘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问题”,张志勇说,在当今时代,对知识的探索和掌握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德行的成长才是人类最高的学问。
张志勇提出,要从社会、历史、时代、个体四个维度来培养时代新人,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人类社会近三百年来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17世纪的蒸汽机革命,实现了自动化,科学教育进入课程;19世纪的电力革命,实现了电动化时代,教育开始普及;20世纪计算机发明,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开始重视能力培养;今天,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标志就是智能化,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培养人的核心素养问题。
主旨报告中,在建立更加全面的高中教育培养体系、建立更高水平的高中育人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高中评价体系、建设更富活力的高中教育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张志勇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