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家庭教育要重视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这两个理论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作者: Kai Markus Talvio 已有0人评论  2017/12/13 14:55:10  加入收藏

Kai Markus Talvio,戈登国际培训父母效能训练、青少年效能训练、教师效能训练课程讲师培训督导

我在赫尔辛基社会保障办公室的时候,工作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帮助家长们解决孩子的一些问题。对于家长来说,给像吸毒、心理不健康这样的孩子寻找一个正确的方法非常困难,而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有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预防性质的工作,目的是做一些帮助学生能够更多地进行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培训。家长们来参加这样的培训,恰恰证明了他们在为了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而努力,并且在努力让自己变成真正细心、慈爱的父母。 

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与情绪学习理论都是非常现代的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不同于关注疾病和困难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们怎样能够获得健康和幸福。 

一、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解释了如何对人进行一种激励。人类需要一种自由来自我作出决定,这样,他们才能够获得一种动机,并可以保持这种动机。有了这种内在动机的存在,我们才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我们对于工作没有任何内在动机,就不会感到开心。虽然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帮助学生、孩子树立自己的自我动机,帮助他们基于自我动机去学习,而不是因为会受到惩罚而去学习,帮助孩子加入家庭决策的环节,让孩子能够自主作出决策,意义重大。对于一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自我决定,而不是来自外界的控制。 

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和关联感,对于培养这种自我决定感是非常重要的。 

1.自主性

如果一个孩子感到有自主权,他就觉得自己是行动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这意味着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一个孩子主动做作业,是因为他明白这个行为对他是有利的,而不是因为他害怕第二天会受到惩罚。我们可以在孩子作出自我决定的过程中帮助他理解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时告知他,要为自己的作出的决定负责。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能总是依靠于询问父母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为自己的生活作出决定。

2.自我效能感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擅长做某些事情,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效能感,再小的孩子也需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如果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就会感到很自信,而且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上,做得更好。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无能为力,就会导致沮丧。

3.关联感

关联感意味着归属感,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自己在他人眼中非常重要,那么就会支撑起他的健康发展。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对他人是有帮助的、是非常有用的。例如,大多数情况下,枪击案的犯人或多或少地遭受着感到自己是被孤立的、无用的这一困扰。对于学校中,应避免学生产生自己是被孤立的、不被关注的感受。

二、社会与情绪学习理论

社会情感学习包括五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巧以及负责任的决定,这五点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如何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情感能力。为了提高每一项技能,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自我意识。

要了解自己的内在,例如,要认识此时此刻自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样的。父母有时候会倾向于直接给孩子解决方案和对策,而不是真正倾听孩子的思想;他们更注重孩子学术上的成功,却没有关注孩子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第二,进行自我管理。

要学会为自己发言,同时支持孩子做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感觉到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活跃,并且推崇我们自己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到怎样正确表达情绪。

第三,有社会意识。

那些有着很好社会意识的人知道他们是被人所需要的。

第四,懂得人际关系技巧。

如果一个孩子的交流技巧不好,那么他就会在维持好的社会关系中遇到一些挑战。最好的提升这个技能的方法就是学会倾听,因为孩子是以父母为榜样来学习这项技能的,所以,父母不随意地定义孩子、而是让他们做真实的自己,也很重要。

第五,作负责任的决定。

要作出符合伦理和道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决定,但是如何帮助孩子做到呢?依然是让他们通过实际的经验和体验,让孩子成为家庭决策的一份子,向其证明他们在决策方面可以是平等的,而不是仅仅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