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搜狐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5/9 8:53:58 加入收藏
去年,高盛集团发布了《VR/AR: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报告,列举了最有可能率先实现VR/AR应用的九大领域,其中,教育在结合虚拟现实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将VR技术应用于学校,打造出了虚拟现实课堂,让学生体验沉浸式学习。
此外,VR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同理心和自我效能的培养。通常情况下,电子产品将学生从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剥离出来,从而减少了学生体会他人处境的机会。而VR恰恰相反,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让生长在洛杉矶的学生体会叙利亚难民的遭遇。VR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情感连接,而非仅仅是电子屏幕上的互动。
“救援物资落下来,学生们下意识地往后躲”
2015年,纽约威彻斯特郡的中学生发现自己竟然在南苏丹的田地里,周围是一群躲避内战的难民。突然,他们头顶上传来震耳欲聋的军事运输机的声响,随即,一袋袋救援物资从飞机上抛下。
“袋子掉到孩子们脚边,他们下意识地往后躲。”Cayne Letizia回忆到,就是这位老师用VR技术让学生们体验到难民的生活。Letizia是VR的忠实粉丝,目前,VR提供的内容质量越来越好,VR设备的价格也不再那么高昂,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诸多学习机会,他们可以去古罗马街头漫步,还可以参观国际太空站。
教育专家认为,沉浸式VR跟其他技术一样,可以极大地改变学习方式。关于沉浸式VR教室的研究还不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VR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特别是同理心和自我效能。
斯坦福大学虚拟互动实验室的研究重心便是VR对同理心的培养。在一项实验中,如果年轻人的虚拟形象是“年长者”,那么他们更倾向进行退休储蓄。其他实验也发现,如果虚拟形象是其他种族的人,那么大家就会减少种族偏见。包括国际红十字会在内的慈善机构已经拍摄了VR电影,想通过此克服大家的“同情疲劳”,鼓励人们捐赠。
Letizia是一名英语教师,他提出,在大多数学校,同理心并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大纲明确要求的能力。在他看来,学校应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大多是通过媒介交流,更凸显了同理心的重要性。
另一位把学生放到虚拟难民中的老师是Charles Herzog,去年12月份,他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Google Cardboard见到了背井离乡的难民。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故事”
VR课程背后的理念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故事”,这是由非盈利组织Global Nomads Group提出的。该组织邀请东肯塔基的一名男孩、约旦安曼的一个年轻人,还有纽约的一个非裔美国人,从360度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并将此制作成视频。
Daniel Gross是Los Altos的一名六年级老师。去年秋天,当他第一次听到“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故事”这一理念时,他就尝试亲自体验一下。“我们以周为单位,讨论最近发生的事件,”Gross说,“最终,我们对这几位年轻人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在“亲身体验”这几位年轻人经历的同时,学生们要用纸笔做一些课堂活动,讨论个体身份与共同体身份的交融,讨论视角的重要性。看完VR视频后,老师会要求学生写下他们刚开始对这几位年轻人的看法,这些看法在看完视频后有没有改变。最终,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全面描述了他们眼中的这些年轻人。
“我们总是用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提高全球意识、好奇心、批判性思维能力。”Global Nomads的市场部经理Abigail Finck说。十多年来,该非盈利组织通过网络直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进行交流,2015年举办的南洛杉矶青少年和叙利亚难民的“交换活动”第一次彰显了VR技术的潜力,也进一步加强了Global Nomad的使命。在两组青少年网上见面之前,洛杉矶的孩子参观了VR实验室,在被战争蹂躏的叙利亚走了一英里。
当两组学生坐下来,通过互联网进行面对面交流时,他们对彼此感到格外亲切,话题从刚开始的战争逐渐转向了洛杉矶的“食品沙漠”。
VR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
除了与他人建立联系,另一项研究表明,VR形象可以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
Chris Dede说,“我相信,沉浸式学习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这就是我25年前决定从事VR教学研究的原因。”他目前正在编辑一本VR应用于学习的图书。“VR并不是魔术,它仅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具。”Chris Dede补充道。
Dede从事VR和AR研究,试图找到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Dede和他的研究团队还发明了一个VR游戏,叫做“ecoMUVE”。这款游戏把学生置于一个池塘或者森林中,让他们探索物种灭绝的秘密。有关ecoMUVE的研究发现,在虚拟现实中担任科学家的角色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有勇气在现实世界中成为科学家。
“我们不仅关心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还看重他们的参与程度和自我效能。事情一旦变得困难,他们应该相信自己,勇于尝试。在虚拟生态系统中,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自信地说,我可以成为生态系统领域的科学家。”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