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秦春华 已有0人评论 2016/8/29 20:43:35 加入收藏
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作为父母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观念甚至是在自己所谓的爱的名义下限制了孩子的各种可能性,更不能代替孩子去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孩子在想什么?
由于职业关系,许多朋友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专业性咨询意见。问题不外乎是上哪个学校最好?是出国读书好还是在国内读书好?如果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去最好,等等。
可以看出,每个家长都竭尽全力想为孩子设计出一条最好的教育路线。其隐含的逻辑是,最好的教育=未来更大的成就或更好的生活。但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令他们难以回答:“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中国的父母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越大越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爸爸都太忙,既没有时间也不善于和孩子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妈妈虽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但常常局限于生活上的照料而缺乏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或者失之于琐碎唠叨,叮嘱教训多而倾听分享少。
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懂什么,只要按照大人为之设计好的路线图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一个璀璨的前程和美好的人生。孩子的任务是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家长的任务是尽一切可能为之创造最好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完美结合在一起,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取得成功呢?
吊诡的是,即使是按照最完美的路线教育出来的孩子,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之后,不成功不如意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拿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国家机关努力工作了十多年却连个副处也没混到;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高学历女生却一心要嫁给只有高中学历的同学;工作上发展顺利的人没承想天天闹着要离婚……许多人心力交瘁地问我,当初为孩子费尽心思的设计有意义吗?
无法设计的人生
教育过程可以设计,但人生不行。教育路线图尽可以被制定得尽善尽美,然而生活却往往不会按照预先写好的剧本上演。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错,生活仿佛特别喜欢和人开一些不大不小甚至是残酷的玩笑。你越想追求的就越得不到,你拼命想躲开的却常常鬼使神差地找上门来。
除了学习和学术——甚至有时候学术界也不例外——之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简直就是骗人的鬼话。最常见的情况是,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往往连百分之一的收获都得不到。有多少人禁不住为此愤愤不平,牢骚满腹,总觉得老天不公,社会不均,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一开始的设计和追求对吗?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最初的目标不对,否则就不会追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开始设计路线图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追求的结果当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全部。结果当然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结果而追求,我们就有可能走上人生的歧途。
任何结果——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是确定的。然而生活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实际上,这正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揭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寻求解决之道。正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才会有理性预期;正因为不确定性带来风险,才会有保险、信托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因此,将确定的结果——而且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是好的那个结果——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生活本身内在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二者一旦遭遇,就会给追求者的心理带来相当沉重的打击。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人的一生很漫长,但结果往往只有几个,特别是最关键的结果常常只有一个。也就是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等待结果中度过的。如果把结果视为生活的全部意义,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一定过得非常焦虑、紧张和乏味。
老实本分的农民很少会抱怨。他(她)们在春天播种,夏天耕耘,满怀希望等待着秋天能够有一个好收成。但是,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所有的农作物都毁掉了。
农民所能做的是什么呢?他们总是默默地做好该做的事,来年春天,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农民看来,天气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因此,重要的是做好每天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深耕、浇水、除虫,等等,至于结果如何,就由老天决定吧。
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可以享受其中。在过程中,你有思考,有体验,有感悟,也有收获和进步。这些本身就充满了乐趣。结果之所以和过程相比不那么重要,是因为它只是一个时点的结果。你不可能永远处于那个时点上。就像登山一样,登顶的结果固然壮观,但你终究是要下山的。而登山途中所欣赏到的不同景致,滴下的汗水,都会让你由衷体会到由内到外的乐趣和舒服。
然而,我们的学生现在越来越不重视过程,都是直奔结果而去。上学只要就业,工作只要职务和薪水,至于阅读本身、思考过程、一天一天的经验积累,都被毫不吝惜地丢弃了。
表面上看是社会的急功近利,实际上的根子在家长所设计的完美的教育路线图。因为在这样一幅路线图中,孩子没有任何主动性的参与,只是被动地按照家长的安排,得到一个预先知道的结果。他们已经丧失了思考和判断的本能。
在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走向设计初衷的反面。小时候家里穷,父母连打带骂让我好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可以成天坐在办公室里上班,不用像他们一样辛苦。
但现在父母看到我真的坐在办公室里上班了,却一天到晚比他们当年还累,又常常后悔不应当让我读那么多书;朋友以前成天告诫女儿要好好学习,不许谈恋爱,但等女儿研究生毕业还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又成天催她赶紧谈恋爱结婚;还有的朋友看到身边的人纷纷把孩子送出国读书,也不甘落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等孩子真的离开时,才发现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痛苦。
今天,人们在批评中国教育功利化的同时,却又不断给孩子设定一个又一个目标。功利化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另一面,即重视读书对人修身养性的作用。这使得我们失去了教育和生活的根本。
人生是一段旅程。生活的质量在于人内心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我们给孩子设计了多么完美的教育路线图,都必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如果我们意识到人生无法被设计的道理,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除非是明显错误的——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那么他们的一生一定会过得更加快乐、幸福和充实。至少将来有一天,他们不会充满懊悔地说,这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父母替我安排设计的。
(秦春华: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原北大招生办主任,著名教育学家。)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报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