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对“核心素养”的三个追问

来源:《未来教育家》 作者: 吴再柱 已有0人评论  2016/8/21 10:08:46  加入收藏

  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何谓“素养”

  关于“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简单:“平日的修养。”百度百科里的解释稍具体一些:“素养,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如果从中国文字辞源的意义上来“说文解字”,会更有意思:“素”为未染色之丝,“养”乃长久的育化。在今天,“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素养”,在通常情况下,许多人会将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甚至把知识与素养混为一谈,比如说“这个人有很高的文化素养”,那么这个人到底是知识丰富,还是修养很好呢?不好说。

  我们姑且看看台湾文化部原部长龙应台的两段话。

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识;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

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龙应台从人文角度谈了知识与素养的区别。这种区别的一个关键点,即是对“人”的关怀。有了对“人”的关怀,才能称之为“素养”,否则只能称之为“知识”。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也即是说,真正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应当且必须具有“善、美和真”。“善”的位置还应当在“美”和“真”之前,更为重要一些。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这些案件的罪犯,只能说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化程度”,他们与“素养”——“人文素养”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在他们的品格中(至少在那特定的时刻)没有最基本的“善”。

  “核心素养”的无阶段性

  在当前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这一定义,很具体也很简洁地阐释了什么是核心素养。我们不妨继续追问: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每个阶段(如小学、中学、大学)的核心要素又分别是什么呢?在这九大素养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呢?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学生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突出重点,并影响其终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记者访问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给小学生灌输得最多的是爱国;等到了大学,老师还要教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现象。

  作者姚虎雄在《素养的秘密》一文中认为,不同的年段,人的核心素养要素有所不同;同一“核心素养”,不同的年段,具体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以“思考”来说,小学更多应侧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中学更多应侧重提出反思与不从众;以“友善”来说,小学更多应侧重善良和诚信,中学则更多应侧重尽责与担当;以“独立”来说,小学更多应侧重儿童的自信心,中学更多应侧重耐挫力和坚持。

  同样地,对于“社会责任”,我认为,小学阶段应更多地关注“诚信友善”: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中学阶段应偏重“合作担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大学及以后则应培养“法治信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

  对于“生态意识”,我认为,应当贯穿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始终。但小学和中学还应当偏重于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崇尚绿色生活方式。大学及以后则偏重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再如,对于“学会学习”,小学阶段应更多地关注“乐学善学”: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中学阶段应更加注重“勤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大学及以后,应自主地进行“数字学习”: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只有循着这些素养“种子”的生长规律,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可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让学生受益终生。

  “核心素养”的内核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看“新加坡21世纪素养的结构模型”(见下图)。新加坡学生素养模型是同心圆型: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它包括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核心价值观圆外与之相邻的,是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负责任的决策。再往外是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包括活跃的社区生活、国家与文化认同、全球意识、跨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包括合理的推理与决策、反思性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处理复杂性和模糊性;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包括开放、信息管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有效地交流。

  新加坡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价值观,英国、法国、韩国也是如此。正如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NickyMorgan)所说:“所有学校都应该像提升学术标准一样提升英国价值观。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同样重要。”

  毫无疑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核就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事实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素养指标已经明确地指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导语中所说的:“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许多时候,德育只与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相关。但在“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现代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则应当以人的素养为核心,一方面突出学科自身特点,另一方面打破学科界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学校、教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养”乃长久的育化,也就是说,素养不是“教”出来的,不是“训”出来的,而是“浸润”出来的,是在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生活场景中熏陶出来的,正所谓“养之有素”。

  (吴再柱,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中学副校长)

0
0
关键字:核心 素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