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薛二勇:筑牢教育强国基点的中国路径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薛二勇 已有0人评论  2024/9/7 9:28:09  加入收藏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统领,纵深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和影响,尤其表现在领导体制、根本任务、价值导向与着力之处等方面,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奠定了重要基础。以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将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根本指向、以综合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为基础,形成了筑牢教育强国基点的中国路径。

一、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为教育强国建设基点铸造构建了坚实的领导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此,国家将中小学校原有的校长负责制调整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中小学教育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稳步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首先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生命线,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改进方向。[1] 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 我国建立了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有了显著增强,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全面加强,已经建立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养成了志存高远、创新进取、心怀家国、传承文化、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形成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国逐步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构建党全面领导中小学的组织体系,通过中小学党委、党支部、教师支部等党的组织,实现了党的领导、自我管理和进步活动的全覆盖。在全国所有中小学校中已经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稳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

在中小学校加强党对重大决策的领导,尤其是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把握,以及教育干部、教学人才等的培育和发展中充分行使决策权。强化党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引领,切实履行政策保障、资源配置、安全托底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理顺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校(园)长。[3] 基于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将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党对共青团、少先队的领导,把党的先锋队打造成一支“让党放心,为党发展”奠基的队伍。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丰富多彩,呈现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的局面。

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立德树人是党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明大德”,要具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守公德”,要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法律制度和公共秩序与原则;要“严私德”,要让中小学生提升自律能力,做到“慎独”。在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中,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有机统一,建立立德的“立体结构”。“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中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成长。我国积极推进“五育并举”,逐步构建政策体系推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明确规定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实施要求和监测办法,并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上大力推进五育并举,探索全面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中,基于学科知识发展和创新路径、中小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明确了每个学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实现了知识点教学向学科核心素养整体育人的转型,推进从学科教育教学走向学科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转变,提升学科育人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

我国逐步建立了基础教育德育的“大德育观”,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德育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课堂内外的德育资源,协同德育教师、学科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的德育力量,在知识、能力、素养和行为等多个层面构筑多维度多渠道的德育体系,形成合力育德的局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其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各环节,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细。在德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明晰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德育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意识观念的培育,也包括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的提升,还包括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法治知识和意识行为的确立。通过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知识丰富、涵养深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文明社会建设、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培养大量的基础人才。

立德树人的实质是“德才兼备”,我国在构建“大德育观”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关键能力的培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在培养基础知识、培育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向培育符合身心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时代需要的关键能力转变,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能力理论。认知能力是要增长知识见识,学习、学会、掌握学习的策略,成为会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的人;合作能力是要与人协作,具备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成为想合作、能合作、善合作的人;创新能力是要具备创新的意识、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问题,成为敢创新、会创新、效能强的人;职业能力是具备职业的基本素养、道德、技能和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成为具有就业意识、知识和能力的人。

三、将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根本指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终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立场是人民立场,这就决定了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人民满意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诉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4] 人民满意既是对基础教育质量本身的价值判断,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获得感的体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要的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8%,九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00%,巩固率达到了95.7%。我国“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此基础上逐步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也就是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优质均衡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2895个县全部通过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在此开始启动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着重关注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公平的纵深推进,让人人通过教育而出彩。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政策目标,在县域高中分化发展的基础上制定了县域高中振兴政策,促进基础教育所有学段的结构性变革,系统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求基础教育自身发展的质量高,还要求基础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成强力支撑,通过基础教育与千家万户相连的天然联系引导社会和家庭的变革,以此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2023年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在传统家校社协同发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双向协作,也就是每一个教育主体都要为另一个教育主体的转变和发展提供支撑,如专业上的支撑或氛围上的支撑。学校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主动引导家庭教育的变革,帮助和支持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掌握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协作育人体系。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要主动与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协作,充分发挥多主体育人职能,构建全方位教育机制。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意识和模式,构筑良好的教育生态,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作为支撑地、社会教育作为辅助地的良性教育生态。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协同互补,构筑育人共同体。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求密切关注人民的教育需求,不断根据人民的需求调整优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举措。一方面,针对科学合理的教育需求要创造条件并尽可能满足;另一方面,对于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需求要加强沟通、引导、解释,塑造良好的基础教育改革氛围。我国既把基础教育建设作为战略工程,也把其作为民生工程,瞄准社会需求,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我国针对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大力推进东中西部教育协作、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均衡不同区域、城乡、群体、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化解社会的“教育焦虑”。尤其是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我国从学校教育改革、校外教育培训治理方面双向推进学生减负,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在减负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科学教育变革,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知识和素养。

四、以综合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抓手,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教师配置、行政管理,甚至家长的教育关切和行为、社会教育的方向和举动,无不受到教育评价的深刻影响。我国在基础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时刻关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其牵引、指导和推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的要求,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用人五个方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前瞻性和理论意义的教育评价制度。我国大力改革政府的教育政绩观,要求做好教育的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等;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改变学校以升学率为主的评价观;改变片面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教师的主责主业引到教书育人的实效上来,将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促使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用人观,改变“把学历等同于能力”的错误观念,以此牵引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发展模式的变革。

强教必先强师,筑牢教育强国基点必须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支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政策文件陆续实施,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政策保障。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提升导向问题,我国在多个不同的教师政策文件中明确,教师不仅要有深厚前沿的学科、教育知识和素养,同时应引导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包括教育政策素养、家庭教育素养、融合教育素养以及国家安全素养等,以支撑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我国不仅从“公费师范生”“强师计划”“优师计划”等源头加强高水平教师的供给,同时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国培计划”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特岗计划”“银龄计划”以及教师交流轮岗等政策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师治理制度。

规范发展是筑牢教育强国基点的基础和保障。《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2024年)明确了学校安全、日常管理、师德师风的规范整治重点和具体的负面清单,从入学招生、过程管理和毕业升学等方面,治理不合理的教育行为,打造规范发展的格局,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基。“规范管理年”行动通过具体清晰的时间表和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开启了通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规范通道”,成为提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范路径”。[5] 基础教育规范治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环节,是科学育人的时代要求,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之处,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可持续推进筑牢根基。

(作者:薛二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