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来源:镇西茶馆 作者: 李镇西 已有0人评论  2024/8/2 10:19:57  加入收藏

7月28日,主题为“拓展生命长宽高”的2024生命教育创新论坛在敦煌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未来教育基金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探讨未来生命教育的创新与未来新生态。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1 张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昨天结束了108公里的戈壁徒步,今天参加“2024生命教育创新论坛”,并作了十分钟左右的分享。这篇演讲实录,是根据AI速记稿整理的。

王旭明先生的介绍,让我都不好意思讲了。王旭明要我来“诗意唤醒”,可我本人并没有诗意,因为我本身的生活就充满诗意啊,是我的学生让我的教育有了诗意。

大家听到我的声音很嘶哑。今天早晨醒来给徐立发微信:“嗓子哑了,说话吃力,今天我就不讲了。”徐立回复我:“好的,您到现场就可以了。”

但我一直不安,我们战队那么多美好,不给大家讲讲,太可惜了。

我的嗓音为什么会嘶哑呢?是因为每天平均徒步8个小时,我几乎就要为我战队的年轻人至少讲7个小时的故事。但他们不领情,呵呵,他们说不是因为你为我们讲故事才哑的,是你喝凉水喝哑的。其实我的声音嘶哑可能还因为有点感冒。

那天我到了敦煌,看到到处都有这样的话,包括发给参会代表的体恤衫上:“心之所向,就是教育的方向!”我马上对徐立说:“这话不对。”

为什么不对?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论坛嘛!应该是有不同的观点。

“心之所向”的“心”是谁的心?当然是每个人的心,但每个人的心之所向是不一样的啊!就教育而言,有的家长“心之所向”,是希望他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当“人上人”;有的校长“心之所向”是希望他学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这样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当然还有的人“心之所向”,是把孩子当作他的追名逐利的工具,等等。

“心之所向,就是教育的方向”,你以谁的“心之所向”作为“教育的方向”?

而“教育的方向”就是公认的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把学生当人的教育,这才是我们的“心之所向”。所以我认为这话应该改为:“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虽然“心之所向就是教育的方向”,听起来振奋人心啊,气势磅礴,但不严谨。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2 张

关于“生命教育”,我于 2002年在北京《现代教育报》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生命教育献疑》。我一直不太愿意使用“生命教育”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内涵并不清晰。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吗?是对学生进行心灵健康教育吗?是对学生进行正视死亡、珍惜生命的教育吗?是说要让教育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要尊重、关爱个性吗?如果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内涵,那这些不都是教育本来就应该有的吗?完整的教育都包含了这些内容,何必一定要用“生命教育”这个说法呢?当然了,我们这个说法已经很普遍了,大家都在用,我就约定俗成吧!

今天讲讲我们镇西战队的几个小故事。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3 张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4 张

大家看这第四张照片。 我在前面走,四个老师在后面拉着我。这张照片当然是摆拍的,但我们在戈壁中真的是这样走的。这次在路上,我每天为他们讲故事,讲我的年轻时代,讲我的成长,讲我的教育案例。这样一边讲一边走,他们就忘记疲倦了。我呢,走路总是很快,出发之前他们就提醒我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但是我老是控制不住,所以他们就在后面拉住我,不要我走那么快啊。我最初用的照片上是我和三个队员,本来是四个,但有一个人被挡住了。虽然只有三个人,但队员手中的手杖是完整的;而还有一张照片呢,四个队员都是完整的形象,但手杖不完整,整个画面就不那么好看。所以我就用的是三个人那张照片。后来我意识到,不对,无论这个手杖多么完美,都比不上一个完整的人更有价值,因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于是我就换成那张手杖不完美但人很完整的照片。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5 张

大家看这张照片,上面是我们的队旗。林松是我们的旗手。在徒步中,他一直高举着旗帜。他先是左臂高举旗帜,但因为风向的原因,左臂举旗的话旗帜会挡住他的脸,影响他徒步。于是,他不得不换成右臂举旗,让队旗始终飘扬在空中。那么问题来了,怎么会“不得不换成右臂”呢?咱们一般不都用右手么?那是因为他的右肩胛还是右肩锁骨里边装一个钢板。我们都说他是“钢铁战士”。他就是忍着不适感举着队旗奋进。这是他到达目的地后,在空中挥动队旗,鼓舞我们,欢迎我们。

请钢铁战士林松站起来,让大家看看。(林松起立,全场鼓掌)

用队旗迎接我们的,还有刘先涛。那天我们快到营地时,远远看见高坡上有一个人在拼命地挥舞队旗,天地之间格外壮观。越走越近,我们发现那是先涛在用队旗召唤着我们。 他先是用一只手臂挥舞,后来可能是累了,便用两双臂举起旗帜继续挥舞。所以我们战队的李雅蕾说,先涛不仅仅是用手臂在使劲,而是用整个腰部在使劲。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6 张

请刘先涛也起立。(热烈掌声)

哎,我这样讲是无法展示视频的,那种形象非常令人感动的。

还有赵文,因为第一天晚上打呼噜,醒来后他为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就把床垫弄到帐篷外去睡。后来我们说不用出去了,咱们“男女混帐”,好不容易这么难得的三天,还是一起睡吧!打呼噜就打呼噜吧,没关系的。可那天晚上为了不影响大家的休息,赵文整整一晚上都不睡觉,这样就不会打呼噜了。我们都非常感动,赵文同学请站起来。(大家鼓掌)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7 张

这张照片上是杨海兰和汪文洁。她俩有一天是最后抵达营地帐篷的,大概比我们晚了两个小时。我以为她俩会很疲倦的样子,结果她俩喜笑颜开,很开心,看不出累。为什么呢?因为她们一路在寻美。整个徒步过程中,她俩都在捡石头、捡树根,捡了很多。当天晚上分享时,她俩都说,每一个石头、每一个树根都那么普通,那么不起眼,甚至看上去没有价值,但是每个石头和树根都有他们独特的美,像我们的学生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的价值,我们要欣赏每一个学生。很遗憾,她俩第一天捡的石头和树根,被清扫人员当作垃圾扔了。杨海兰伤心地哭了。我安慰她说:“没关系,第二天我们都帮你捡!”第二天,我们在戈壁一边走一边捡石头和树根。大家都非常非常开心!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就是心之所向 第 8 张

这是昨天下午庆功大会上,我们“镇西茶馆”战队的合影。照完相,林松把队旗折叠好后,我说:“这面旗帜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但保管权属于林松。”我们每一个人在队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我们庄严地站成一个圈,我将先队旗严肃地传递给旁边的队友,然后他们一个一个传递队旗,最后队旗庄严地交到了林松手里面。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我对他们说:“其实,我对你们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贴的那么紧。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不然你不会跟着我,但是来到戈壁,每个人的优秀会汇成了一种信念,一种情感,一种力量!”

所谓“生命教育”,首先要问问,我们教育者有怎样的生命?我们将以怎样的生命状态去感染学生的生命?

所以,我理解的“生命教育”,就是——

用思想照亮思想,用激情点燃激情,

用爱心滋润爱心,用个性发展个性,

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

用浪漫缔造浪漫,用情趣营造情趣,

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

一句话,我理解的“生命教育”就是用生命润泽生命。

这在戈壁的四天三夜,我们战队的故事太多太多。每天晚上分享时,都有老师说着说着就流泪了。这些故事显然是这10分钟讲不完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已经开始酝酿,我们将把我们的戈壁故事写成一本书,下半年肯定会出版的,到时候希望大家关注。

谢谢!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