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温儒敏:青少年读书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

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温儒敏 已有0人评论  2023/4/23 15:47:55  加入收藏

阅读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能力,而在中小学阶段强调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是为终身发展“打底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时的贺信中写道: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和便捷。由此,我们也产生了新的疑问:信息时代还强调读书,意义在哪里?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实践,很大程度上还要通过读书来逐渐建构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涵养自身的心理、性情、人格等。因此,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可能、也不应当完全取替个人不断积累和提高的阅读过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新科技来促进、帮助读书与学习,但仍然需要强调比较个性化的“传统”阅读,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非常重要。现代生活非常丰富,也有很多诱惑,让人难于静下心来读书。加上应试教育的功利考虑,让青少年爱上读书的确比较难。所以读书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小学初中是关键时段。语文和其他各科的学习都要珍惜这个“打底子”的黄金时期,尽可能排除干扰,帮助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与习惯。青少年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会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爱上读书是一个长期积淀、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阅读,主要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要注意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的发展由浅入深,比如学前儿童主要依靠亲子阅读或者绘本阅读,不应把识字作为最主要的要求,出于功利性目的的超前阅读和超量阅读只会损害孩子的阅读兴趣。

青少年读书要强调读优质读物。首先是体现人类文明智慧的中外文化经典著作。比如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列出的名著导读或整本书阅读的书目。这些书学生可能不太喜欢读,这很正常,所以老师和家长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对文化经典有印象和感知。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也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的空间,避免全班同学都读一样的书,导致功利性太强。兴趣和习惯始终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自己便会寻找好书来读。

青少年还要养成善于读书的习惯。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读书的目标和计划,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少玩游戏、刷视频,多一点时间去阅读。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增加“整本书阅读”,拓展了阅读面,可以多让学生做课外的自主性阅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和总结,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阅读过程中不应对学生有过多干预和规定动作。读书还要处理好同考试的关系。读书的效果需要慢慢积累,不会立刻体现在分数上,而是对人格、素养的形成起到长期涵养的作用。一切短视的、为了暂时提高分数而挤占孩子读书时间的行为都不可取。立足终身学习发展长远考虑,才是引导青少年阅读的正确思路。

阅读不仅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学习成长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关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全民阅读能够蔚然成风。

作者:温儒敏,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