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朱永新:阅读信仰的缺失导致精神信仰的迷失

来源:教师博览 作者: 朱永新 已有0人评论  2023/3/15 21:09:04  加入收藏

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这样讴歌书籍: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诚如诗中所表达的,阅读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带领人类走向智慧和文明。阅读为每一个人的人生打开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的沿途有着无数奇异的风光,伴随着万千大众梦寐以求的梦想。

朱永新:阅读信仰的缺失导致精神信仰的迷失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一定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有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阅读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我一直认为,书籍之所以成为书籍,是因为它能够被阅读,如果不能够被阅读,书籍就是废纸。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激活的。

一、阅读的危机

中国人的阅读信仰在今天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是消失的危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读书持怀疑态度,觉得读书无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上完高中甚至是初中就辍学离校,开始学习做生意。他们似乎觉得知识多少无所谓,能挣钱就行了。创业固然值得提倡,为社会创造价值更是值得尊敬。但18岁前就辍学创业,代价未免太大,失去的可能远比得到的要多。

二是读书的人中,真正有阅读信仰、相信阅读价值、愿意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少。对阅读的信仰,不仅包括信仰著作中传授的精神,更包括对阅读本身的敬重。

过去,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读书人几乎是有修养的人的代名词。过去,很多人没有阅读能力,但他们很想读书,甚至连文盲对读书都有一种敬畏和羡慕的情感,因此市井间才会流传着类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不完全正确,但能充分表示极其重视阅读的话语。

而现在,有阅读能力的人越来越多,有阅读信仰的人却越来越少。有阅读能力但没有阅读信仰,比没有阅读能力但有阅读信仰要糟糕得多。

阅读信仰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信仰的迷失。现在很多中国人对于自己真正在追求什么并不清楚。在今天的社会中,人流、车流、信息流让我们流连忘返,但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论语》曾经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可现在《论语》之类的经典几乎成为只有专业学者才阅读的书。中国人需要重新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圣经”。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亟须通过阅读来认识自己及自己所属的民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否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并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二、阅读与知识积累

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身学习。而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学习的根本,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

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记》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认为:“获取知识,亲身实践固然重要,但阅读是主渠道。”书籍,是人类知识、智慧的宝库。“据专家测量,一个人才的知识建构,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不足20%,而通过阅读得到的间接经验却在80%以上。阅读在获取和扩展人类知识上的作用,是阅读价值的根本所在。”

牛顿的成功过程最为典型。他说:“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既是他的自谦之词,也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天才”,都只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而阅读是最好、最快的继承,可以这样说,正是大量阅读把牛顿托上了科学的巅峰。

作为信息获取的直接有效方式,阅读依然是知识社会的基石。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演绎开来就是处理、整理生活、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这种能力尤其重要,而这种能力在读书中都能养成。所以,一个人如果善于阅读,善于收集和处理各样信息,长大以后就善于处理社会所有信息,就有工作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在信息时代,谁能更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得和处理信息,谁就占据了赢得信息时代的竞争高地。

在书报和网络等多元媒体环境下,所有信息、知识都随时、平等地向每个读者敞开,人们可以不必重复过去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漫长过程,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前人累积的知识财富。阅读使读者在时空上与世界沟通起来,积累知识和拓宽视野,提升自身发展平台,可以说阅读是掌握知识“性价比”最高效的方式。

2000年公布的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指出:“学历高低固然会影响就业机会,但是当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概率就明显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人生提出的要求,阅读及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手段。

三、阅读与精神成长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而陈铭枢则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熊十力觉得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怎么不看?陈答曰:“你就是最好的风景。”熊十力听了很高兴,哈哈大笑。

其实,陈铭枢的话不无道理。一个人的五官固然是天生的,无法因阅读而改变,但读书却能赶走人身上的愚昧和粗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信心、修养了气质、深化了内涵、优雅了谈吐,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如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于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于社会而言,可以净化风气。

关于阅读的经典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着我们的理解力”“电视观众、收音机听众、杂志读者所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组成——从独创的华丽辞藻到经过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绪。但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相反的,他们直接将包装过后的观点装进人们的脑海中,就像录影机愿意接受录影带一样自然。他只要摁一个‘倒带’按钮,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适当言论”。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们的智慧成长与精神发育在现代多元媒体的“干扰与入侵”之下,正在遭遇种种诱惑、阻碍甚至误导。

我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的肉体是从母乳到一日三餐来获取营养而得到成长的,那人的心灵是怎么发育的呢?事实证明,精神的“食粮”就是书籍,而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都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

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阅读能与大师交流,与崇高对话;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健康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良好发育。

法国作家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阅读启迪生命智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尊重并非常赞成这种传统。但需要明确,现实世界指的不仅是我们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有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去考察、去游历,是靠什么去体验、靠什么去创造?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自身内在世界的现实性的话,我们看得再多、走得再远,获得的也只是一大堆无序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培养一种理性的洞察力,很难开启生命的智慧。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学也。”我们的“身”在游历,实际上是“心”在体验和创造,而真正的阅读是在帮助我们走入这种内在的现实世界,并通过丰富心灵内在的现实世界,激发出对所处外在现实生活的感悟,最后通过行动改变外部世界。

阅读丰富人生,赋予人生以意义。作家余华曾这样写道:“经典作品的优点是可以反复阅读,每一次的阅读都会使我们本来狭窄和贫乏的人生变得宽广和丰富,或者说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宽广和丰富。”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搭建起精神生活的世界。在大地上生活的人类,若只是为生存奔波,而不能在精神上仰望星空,灵魂就会逐渐被尘埃遮蔽。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读一生的书,做追梦的人。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