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校联盟 >> 初中教育联盟 >> 浏览文章

我的课程觉醒——在路上

来源:《江西教育》 作者: 卜庆振 已有0人评论  2017/2/20 13:56:50  加入收藏

  教师的课程意识从哪里来?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又如何实现自己的课程觉醒呢?当我取得全国校本课程大赛一等奖时,经常有朋友这样问我。回顾8年来的课程探索,我想到了张志勇先生的几句话,他说:“如何唤醒课程意识,课程实践+课程经验+课程意识=课程自觉。”我的课程觉醒,其实一直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一、课程探索在路上,因不得已上路

  我的课程实践是从不得已的开始的。2009年,我初次任教语文后,发现农村初中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值得担忧的地方。一是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较多注重了读写的训练,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升入初中,在课堂教学中,想要让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想要让学生结合预习提出疑问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更不用说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实现交流、分享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我不得已的实践摸索第一步。在学习课标和教材后,我发现国家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部分的设计,正是针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展开的。于是,我把教材中的相关部分拿出来,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境进行设计,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展了童话寓言故事会、学习用品推介义卖、戏剧大舞台等活动。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小产品 大推介》口语交际活动,我突然想起,学生可能有许多用不到的文具或玩具,不妨以这些东西为例写说明书和广告语,然后进行推介,互通有无,达到有效利用。再联系目前的情况,玉树地震、南方旱灾,搞一个义卖活动的课,可以一举两得。周五的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了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词,告诉他们下周将对这些产品进行义卖。各小组推选广告词进行表演,再选出几个优秀广告在下周的义卖会上展播。活动结束后,共筹得善款200元左右,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的问题,并同步进行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学生有阅读暴力等不良书籍的情况,我便邀请这两个同学上网查阅什么是不良书籍,如何拒绝不良书籍。并邀请了两个同学作“拒绝不良书刊”的读书报告,各小组排练表演相关节目。这次活动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让我的眼界再次打开。我的实践也由从自己想当然的问题出发,发展为由学生当下出现的问题,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这一点,可以算作我最初的课程经验。

  二、课程经验在路上,为不安分的心

  教师的课程经验从哪里来,除了从实践中来,还可以从阅读中来。正是在不自觉的实践过程中,我读到了佐滕学《静悄悄地革命》一书。书中提到的“蒲公英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课程案例,从这里,我恍然领悟到了课程的建设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开始。打通师生心灵的,不是课堂,不是教材,也不是多么复杂的教育案例,而是孩子们捡来的蒲公英。蒲公英学习是一种自发探究的欲望,是一种自主开始的行为。这个过程是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一种自觉的合作学习的过程。

  这一发现,触动了我那颗不安分的心,也为我的课程实践的更进一步提供了可能。我从农村孩子需要扩大课外阅读的需要出发,借助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实践,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我把自己的阅读探索定义为“微量阅读”。我从2010年做到2012年后,我把相关做法进行了总结,并投稿到《中国教师报》。2014年之后,我逐步建立起微型图书馆,探索出微型读书会、微型导读课、微型交流课、微型戏剧课等多种操作形式,有效促进了农村孩子阅读兴趣的提升,扩展了他们的阅读面。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真正的阅读,不只是追求速度的阅读。还要追求温度、深度、维度与宽度,这些“微阅读”的“微言大义”,就在一串一串带着书香的微活动中,快乐地达成了。

  课程探索的深入,其原因正是来自于课程经验的积累。这份积累的过程,也成为我的教育写作由碎片化到专题化转变的过程。课程经验从课程实践中来,从经典阅读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课程实践中去,这份转化,就是课程意识

  三、课程意识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

  之前的课程经验,逐渐转变为我心灵的呼声,课程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还要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资源与能力出发。学生有需要,但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资源与能力,也难以形成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方面学习教师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从自身具备的资源出发,进行课程的转化。

  2011年,在班级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对中国风歌曲比较感兴趣,但对此类歌词的欣赏能力有提升的需要。发现这一需要后,我设计了一次名为《流行歌曲里的中国风》的主题报告,给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普及。没想到,报告引发了学生更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更多的疑问。于是,我从学生的兴趣和疑问入手,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与语文教学,设计出三节课例《跟流行歌曲学诗词》《跟流行歌曲学修辞》《跟流行歌曲学写作》。随着课程经验的积累,课程意识的深化。2014年,《中国好声音》等音乐节目的热播,学生对音乐与文学的欣赏有了更高层面的需要,在进行问卷调查后,我开始与爱好作曲的朋友韩敏老师合作,着手《中国好声音密码》课程的建设。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音乐与文学联姻的方式与方法,这些方式与方法,同样适用于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篇目。于是,我再次从课例研究入手,撰写了《跟筷子兄弟<父亲>学<背影>》《听<琅琊榜>学<春望>》《借<春江花月夜>入<承天寺夜游>情境》等设计,为自己的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课程实践和课程经验中形成的课程意识,可以很自然地变化为课程灵感。2015年,《中国教育报》征集暑期课程设计,在一次和学生的QQ聊天中,我突然获得了课程灵感,进行了相关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案例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后,有的同事问我,为什么能够突然获得课程灵感。可以说,灵感是灵光乍现,但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个积累,就是从得已开始的课程实践,到不安分地课程阅读,到倾听心灵呼声而总结得出的课程经验,再到课程意识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一轮课程实践的反复中来。

  四、课程自觉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教师一旦具备了课程意识,课程实践就变成了一场停不下来的旅行,变成了师生生命这远行。这个过程,不但容易自觉,也容易做到觉他。因为课程的实践是需要合作的,在合作过程中觉他,在合作过程中影响到身边的同事,帮助他们积累课程经验,形成课程意识是自然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同事之间、伙伴之间,基于对同一教育问题的关注,在具备了课程意识的状态下,也容易形成课程的自觉与觉他。

  正是源于这种自觉,2015年下半年,语文教学中语法教学中的词类问题,文言文教学中的词句积累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全校听评课活动中,通过跨学科听课,我的这些问题,引发了英语学科老师的共鸣。同样是语言学科,同样面临这两个问题。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就备课、听课中的案例展开了研讨,逐步明确了“情境带入式语言训练与积累的课例研究”方向,并尝试分工,互相取长补短,撰写课例,形成课程。在探索中,我们将其逐步发展为《跟西方人一起过节》英语拓展课程,《对联里的语文》拓展课程。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面临的是非常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这些问题很自然地会影响到我们的课程实践。最关键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总结、学习、领悟,借助阅读,借助专家引领,形成经验,提升能力,唤醒意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变成课程自觉,再次主动深入地进行实践。这样的实践会一直在路上,通过执著地课程行走,那些教育教学中“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