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 浏览文章

作业改革之三: “化学想象力”作业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程同森 已有1人评论  2017/2/16 6:35:24  加入收藏


图14 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二6班 张慈航作品

  3.想象力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1)唤醒了生命中久已沉睡的“想象、创造”本能。

  学生第一次把展示想象力作为要完成的作业,在苦思冥想不得心意的焦灼和柳暗花明终有方案的喜悦之中让自己的创造力萌芽破土而出。特别是这类创造性想象作品(见下面附图15,解酒药物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一个未来化学家迈出的稚嫩脚步。

  (2)让学生“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这种开放式作业,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递交的3千多份作业中,几乎没有重样的,每个学生都各尽所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3)促进了深度学习。

  相比于回答标准答案的作业,该作业拟定的评比标准(①想象力:选题、创意和表现方式的新颖度;②科学性:表现的知识无科学性错误。 ,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为了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创造性,必须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这种深度学习既有对已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也鼓励了对未知知识的自学贯通。上面的附图13,化学国寻找稀有气体明星;附图14,电子居住之谜,这两幅作品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我访谈了附图14的张慈杭同学(班主任讲,他是个很会淘的孩子):你是怎么构思的?这个高高的大男孩有些羞涩的说,嘿嘿,我课下看了一本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科普书,就用图解的方式画出来了。

  (4)发展了学生的类比能力。

  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可以把它们当作所有学习的‘核心’” (《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美Robert J.Marzano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p14)。想象力作业在使用类比方法的过程中,促进了化学学习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见下面附图16,早餐狂想,张亚琦同学用餐桌上5种水果模拟了八种原子、分子的化学、物理变化。又如附图17,原子质量与学生体检之间的联想;再如附图18,水分子的拟人化生活,等等。

  对知识的理解就是情景化、具体化、形象化、图式化,不仅是概念化。即便是文本作品也可以充分体现这个理念。参见:

  附件8,桓台实验学校气体想象力美文三篇;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次数:]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8,桓台实验学校化学想象力美文四篇.doc

  附件9,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电子想象力美文四篇。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次数:]
点击下载文件:附件9  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电子想象力美文四篇.doc

  对于概念、理论,我们通常检验理解的方法,是看文字叙述是否对应“标准答案”。通过想象力比赛的作品,我们找到了一个是否理解的新标准,那就是看其情景化、具体化、形象化、图式化的真实思维过程。将理论转化为头脑中的表象,抽象思维变化为形象思维,这是化学启蒙教育中理解理论的关键步骤。

  例如,下面附图19,虽然构图简单,但较好地诠释了原子—分子理论的基本要点。上面的附图13、14,也把核外电子排布理论、各种化学键理论诠释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他们的真正理解。下面附图20,21,22,以及各校入选的其他作品都表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0
0
关键字:作业 改革 化学 想象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