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 浏览文章

一种基于实践学习观的评课三维坐标系

来源: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作者: 程同森 已有0人评论  2018/12/5 15:52:02  加入收藏

一、听课有感

听王芳老师课的体会:

本节课选取了两个内容:一、燃烧的条件;二、灭火。

(教学用ppt见附件1)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5838 KB 下载次数: 次]
点击下载文件:燃烧与灭火王芳.rar

课堂教学的思路设计、内容选取、学生活动以及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展示了王芳老师的智慧、匠心。

燃烧条件的教学中——

1.分清内因、外因,很有哲理。

2.用烧不坏的手帕的演示实验激发认知冲突,埋下后面燃烧条件教学的伏笔。从已有知识开始,用问题步步推进教学,课堂有层次,结构严谨。

3.在学生活动中,既有对生活现象的辨析(哪些物质能燃烧、哪些物质不能燃烧),又有红磷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的思考,也有亲自动手实验(纸盒烧水)的感性认知,还有对烧不坏手帕的追根寻底。学习的对象和活动较丰富,学生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比较深刻。

在灭火部分的教学中——

1.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出熄灭蜡烛有多少种方法,从这个人人熟悉并且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中抽象出的灭火原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2.随后的联系生活实例的“活学活用”、认识常见灭火器、火灾逃生让学习进入实践应用领域,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特别是“你会报火警吗?”的动画教学非常具有实用性。

听孟凡军老师课的体会:

孟凡军老师的课选取的内容:一、探究灭火原理;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教学用ppt见附件2)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12799 KB 下载次数: 次]
点击下载文件:燃烧与灭火孟凡军.rar

1.导课有特点。提供了美国加州大火及生产生活用火的场景,在学生的丰富感知体验中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楚地点明了学习目标和任务,简洁明快。课结束时小结,回扣目标也有水到渠成之感,开头和结尾的处理让课堂成为一个闭环。

2.该课的学生活动设计有特色,课堂实施也具有开放性。

熄灭蜡烛这个学生动手的实验时长是9分钟。交流环节是2分钟。在这个11分钟的时间里,一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充分体现了活动对象的现实性、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二是生生、师生发生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孟老师在学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熄灭蜡烛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按照采用这些方法各自的“目的”去归类,抽象得出灭火原理。其间教师通过言语的串联作用,让小组之间对这个归类结果进行了互相补充,使学生认识灭火原理的过程具有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3.在学以致用环节,孟老师独具匠心。

将学生野炊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对象,“怎样生火、怎样旺火、怎样灭火”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不但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思考因为对象的现实性而具体和深刻。

孟老师课的“我当消防小战士”的活动设计,选取了六个具体的灭火实例,没有采用惯常的直接推送、让学生一一回答的方式,而是采用抽签竞赛的游戏方式,增加了学习挑战性和趣味性,可以说是独出心裁。火灾中如何自救,也如王芳老师的怎样报火警一样非常具有实用性。

4.课后布置了实践性作业也是该课的一个特色。

课后要求学生排查学校消防的安全隐患,什么地方应该放灭火器,放什么样的灭火器,将学以致用延伸到课外,还有给美国总统写一个建议信,怎样扑灭加州大火。这类实践性作业较之单纯的书面文字作业会对学生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

二、观课新视角

由这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对学习的定义: 

我把与对象世界(教材)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这三个对话性实践定义为学习。根据这个定义,学习是认知性实践(构建客观世界)、对人的实践(构建人际关系)、实存性实践(构建自我世界)。

★学习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journey)(Dewey),是与新的世界、新的他人、新的自我的相遇与对话。

以上定义也可见佐藤学著钟启泉陈静静译《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第四页。

在这本书上,佐藤学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课例研究的内容,要更聚焦于课堂中发生的学习的事实、合作学习的事实,而非教材与教学方法。”

关于这段话,我理解佐藤学先生的意思是:不但要看教师是怎么设计的,又是怎样实施的,更要看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学习,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我的深度思考。由主要观察“教”转变到重点观察“学”,由 “真实的学”评价“现实的教”。

我们不妨用这种学习理念和评课理念作为框架再来关照这两节课和今后我们看到的其他课。

(一)、关于与对象世界(教材)的对话

这种对话的实质就是将教材中的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文字记载着人类认识的成果,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学生的学是一种再生产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劳动,教师的教就是在这个劳动中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这种劳动,将这些人类的认识成果和智慧转变为自己的认识成果和智慧,即学生自己的经验。

教材中的文字(知识结论),它是独立于学生的客观世界,这种固化成为文字形态的抽象知识,如果没有人与它互动,是一种“死”知识。“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只有人和文字互动起来,文字转变为人的心理意义,文字(知识)才能活起来。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