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新闻动态 >> 教育新闻 >> 浏览文章

中小学校长论坛在京举办: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引领中小学变革创新

来源:腾讯教育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9/10/26 20:52:32  加入收藏

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正在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使教育概念、场所、途径发生了极大变化,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

顾明远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互联网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目的不会变。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方法,但技术、知识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育人、培育人才的初衷没有变,有道德情操、仁爱自信的指导和帮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能由机器代替,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何维(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在发言中表示,在智能化成为技术、产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引擎的大形势下,如何来应对它所带来的挑战?如何顺应这样的潮流和积极变革的准备?这是包括教育界在内的多个领域必须要作出战略性的选择。

今天,人工智能的基础前沿和关键技术正在取得不断的突破,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扩大,其驱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不断显现。人工智能对人才的培养类型和结构要求,一定会产生新要求。同时,它本身是高科技手段,也会对教育方式、教育形态,包括教育体系,都将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希望通过研讨能形成一些重要共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形成重要合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重要的贡献。

张志敏(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格致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功臣、正高级教师)

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格致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功臣、正高级教师张志敏主持开幕式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进行高屋建瓴的思考和分享。

今年5月,中国与联合国教文组织在北京共同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探讨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结合本次大会通过的《北京共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陶西平在题为“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目标包括,发展教育终身化,即必须推动传统的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推动人们不断的更新观念、更新技能,成为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学习的过程;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发展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适合每个人的教育;促进教育开放,发展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陶西平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开发,应当为人所控,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部署应当服务于人并以增强人的能力为目的。人工智能的设计应当合乎伦理,避免歧视,公平、透明和可审核,应在整个价值链全过程中监测,并评估人工智能对人社会的影响。他强调,人工智能对于我们孩子的培养,首先不在于说教,还是在于培养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感觉,只有当孩子们对人工智能产生情感认同,产生乐趣、生活,才有可能引发孩子对于认知的苛求,产生探索的兴趣。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