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徐辉: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动力来自于激情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徐辉 已有0人评论  2019/12/9 9:21:51  加入收藏

导读:

12月8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到了转型时刻。在科技的助推下,全世界都在探索教育变革。技术如何改变教育生态?科技发展给教育又带来哪些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未来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发表《为何全民科学素养如此重要》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谈到,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动力来自于激情,但是教育很难培养激情;虽然我国总体上公民科学素养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他建议,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之举是持续不断地重视基础科技教育,应像对待大科学工程一样对待大科技教育,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合力。


图为徐辉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致辞

以下为徐辉演讲:

今天我想分享的话题是为何全民科学素养如此重要,这个话题既和教育改革有很大关系,也和科技发展有密切关系。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提出一个重大命题,加快“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这讲的就是全民科学素养。

谁是迄今最伟大的科学家?

有一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他写过一篇小文章,谁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家呢?这个问题就非常难回答。中国历史上谁是最伟大的文学家、经史家,要大家给出科学结论也非常难。

提到最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人,牛顿、爱因斯坦等等,但是阿西莫夫的结论是牛顿,为什么是牛顿呢?

“他由于研究出微积分而为高等数学奠定了基础。他由于进行了把阳光分解为光谱色的实验而奠定了现代光学的基础。他由于发现了力学上的三大定律并推导出这些定律所起的作用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他由于研究万有引力定律而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任何科学家只要具有这四项功绩中的一项,就足以成为一位显赫的科学家,如果所有这四项贡献都是他一个人作出的话,那他就会毫无疑问成为名列首位的科学家。”——阿西莫夫

在牛顿逝世以后,亚历山大教皇用以下几句话谈到了他: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夜之中,上帝差遣牛顿来到我们当中,于是,他揭开了自然这谜,创业立功。

为什么上帝派牛顿去英国?

我不想跟大家争论牛顿是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然牛顿也不可能是上帝派到我们当中来的。

但是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上帝派牛顿去英国?第二,牛顿为什么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

德国著名科学家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在60岁生日的时候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演讲,他认为在科学的神殿里有许多楼阁,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各不相同。

第一种人爱好科学,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

在这座神殿里,还有许多第二种人,他们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到祭坛上的。如果上帝的一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神殿,那么集结在那里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

第四种人总想以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后者。

普朗克是属于第四种人,促使第四种人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宗教信奉者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日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来自于对人类的使命的认知。

所以,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精神动力都是来自于一种激情,但是教育很难培养激情。

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也提出:为什么中国曾经有很多科学发明,但是没有带来近代科技的发展?

他的结论是:只有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不要忘记思想体系的重大作用,才能最终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解释。

李约瑟和丘成桐的观点非常接近,丘成桐认为创新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文化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从政府官员到大学校长的一个普遍心态,或者说,很多人的最大愿望,就是中国学者能够拿到诺贝尔奖。当然,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也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学者的愿望。但一个学者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大奖,或者受到外界的重视,而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目标,即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对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探究等。”——丘成桐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写道:到2020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要达到10%以上这个目标。现在已经从2011年的1.44%,到了8.47%,到了2020年达到10%是有希望的。

虽然我国总体上公民科学素养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

例如,地球的中心是不是很热,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在美国有84%的人回答正确,加拿大有93%的人回答正确,中国只有56%的人知道地球中心很热。从数据来看,美国的公民科学素养比中国要好很多,我们跟美国的差距还很明显。

一个国家的科学公民素养和科学成就是有很大关系的,再回到前面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帝派牛顿去英国?牛顿所处的时代,正是世界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的时期。英国当时的公民科学素养是全世界最好的,产生的科学家是最多的,大量的科学组织普及科学知识也起到了作用。

从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来看:

第一,诺贝尔奖人数与公民科学素养有密切关系。

第二,公民科学素养与学校科技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有一点工作做得比我们好,他们对美国学校的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发展情况,有很详细的统计。包括美国贫困线以下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是怎样的。

其次,美国的科学教育,有很多政府部门在参与。所有的部门,无论是农业部、商务部、能源部、教育部都参与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教育活动当中去。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国家层面的事情。

若干结论建议

第一,全民科学素养与国家顶尖科学家的关系如同高原与尖峰的关系,高原越高,尖锋越高。

第二,国家科学水平说到底是文化问题,并非仅靠“短平快”工夫就可以解决的。全民科学素养是民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之举是持续不断地重视基础科技教育。只有一代又一代孩子受过良好科技教育,全民科学素养和国家科技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

第四,应像对待大科学工程一样对待大科技教育,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合力,政府各部门都应参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和学校科技教育发展。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