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叶澜:卓越教育,让每个学生拥有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来源:《上海教育》 作者: 叶澜 已有0人评论  2018/11/29 13:40:47  加入收藏

导读“卓越”一词,出现于不少学校的校训之中,但学校对于“卓越”的理解却大多停留在“一流”层面。办一流的学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学生……这些真的是“卓越”的真谛吗?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生命 • 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叶澜在1997年分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工作时就提出了“追求卓越” 的概念。如今,叶澜教授提出了对于“卓越”二字的新解——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卓越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拥有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一、从“卓越”与育人教育内在关联谈起

1997 年,我在华东师大分管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工作时提出了“追求卓越” 的概念,但那时还没有细细推敲“卓越”一词的具体含义,只是觉得这应是“金牌精神” 的应有之义。

现在,二附中成立了“卓越教育研究所” ,明确提出“卓越教育”的概念,要建设卓越学校。这促使我深入思考“卓越”二字怎样解读,它与二附中育人教育追求有何内在关联。

我认为二附中提出“卓越教育”并不是心血来潮、空穴来风。二附中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中学,在拥有良好生源、具备优质师资、享有完备校园设施的基础上,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一个重要和根本性问题:“我们应该和可以办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

“卓越教育”是二附中五十年的办学历史和全体教职员工、学生长期共同努力所形成的独特而丰富的办学经验的提炼。出色的教师队伍和大批有追求、抱负的毕业生,以及多年培养智优学生、优秀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等,都是二附中办学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创造和成就,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成以卓越为底蕴的特色学校之坚实基础。 

今天,二附中提出“卓越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提炼。

二附中长期致力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从 90 年代开始的全国理科实验班、上海理科实验班,还是现在扩展到 2008 年的科技创新实验班、2009 年的人文创新实验班,都体现了华东师大二附中对优秀人才、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创新。

二附中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华东师大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是上海市教委一期课改、二期课改的排头兵。

1999 年开始,二附中逐渐形成并落实于具体实践的“六个百分百”素质教育模式,体现了二附中在培养尖子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潜能开发。秉承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以及教育者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信念,“六个百分百”的育人模式 在校园的推进使得学校各方面的育人力量不再相互割裂,而是交融渗透于每一个学科和学校的每一角落,最终落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上。

此外二附中首创“首席教师”制度,打破单一行政领导权威,树立了“教师第一”的学校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紧紧抓住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逐渐打造了一支各有特色、多姿多彩的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名师队伍。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二附中对于卓越教育的追求有扎实的基础。它至少告诉我们:卓越教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中要有“敢为天下先”“敢于突破自己,直面自己的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一种精神内涵。

二、“卓越教育”新解

当今学校对于“卓越”的理解,比较多的还停留在对"一流”的追求上。如我们要办一流的学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学生等等。我认为,对卓越教育的理解首先要加强对卓越精神、“卓越之魂”的理解,这是更加迫切、更为重要的。 

对于卓越教育之“卓越”二字如何诠释,我的新界定是将“卓越”定位为一个学校追求的文化精神及形成的文化底蕴,可用八个字来诠释:那就是“卓然独立,越而胜己”。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