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TPE课程:法国特色研究性学习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作者: 郭晓萌 已有0人评论  2018/6/13 15:57:35  加入收藏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取课题,自主进行思考、设计、研究、制作、调控与评价。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获得文化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用多元、开放的思维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各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都为教师所重视。在法国,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TPE(Travaux Personnerls Encadrés)模式,即“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课程”。

一、TPE模式简述 

在二十世纪90年代,法国基础教育逐渐进入了转型期。1995年,新的教学大纲颁布,要求各学校在科目教学中加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力度,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能够拥有主动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本领。在当时,TPE这个名词还没有被正式提出,“多样化途径”(Pareours diversifies)作为法国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初二年级开始实验推广。1996年,大学预备班也开设了“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Travaux d’Initiative Personnelle Encadrés,简称TIPE)课程。两年后,里昂“全国高中改革会议”提出将TIPE的成功经验推广到高中教育阶段。1999 年12 月,法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1999—2000学年在高中二年级开展“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实验的通知》,标志着TPE模式在法国正式诞生。 

TPE模式顺应了新的时代潮流,是法国的特色教育课程之一。它始终强调教育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TPE的实施 

1.学校前期工作 

TPE和学校常规课程有很大区别,它不仅局限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还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各学校都很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学生真正接触到TPE之前,学校要将教师分为不同的教学小组,并在教师中开展教学方法研讨交流活动;统筹安排资料室和电脑室,安排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等,保证TPE课程高效有序开展。 

2.课题确定 

在课程启动之前,学校要就TPE模式向学生做出解释说明,让学生明确TPE的主题及其起始阶段的各项措施。说明具体包括:为什么要实施TPE;实施TPE的阶段有哪些,每个阶段的要求是什么;学校的组织体制和日程安排;推荐哪些研究主题;研究的评估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研究笔记的要求等。 

明确这些要点后,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主题选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师选好题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题目做进一步提炼,最终确定主题;二是教师提出跨学科主题建议,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虽然缩小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却也避免了学生在无选题经验的情况下出现的盲目性;第二种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但学生有可能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另外,在2000—2001学年时,法国教育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全国性跨学科(至少跨两个学科)主题作为参考,而且每两年会换掉其中1/3的主题。学生可以在这些主题中任意选择,但是要符合学校的教学计划,还要避免出现跨度太大或太偏的情况,不能超出高二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也就是说,TPE的主题通常都是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大方向的。高二学生升入毕业班后,还要对所选择的学科和题目做出调整,以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获得更多的知识。 

3.资料查找 

实践研究离不开资料的查找,并对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对此,每个学校针对TPE课程安排的资料员,对于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至关重要。在TPE课程开始之前,这些资料员需要和学生的指导教师交流沟通,确定学生大致需要哪些资料,其中哪些是学校资料库中已有的,哪些需要通过外界途径来补充。这些海量资料内容繁杂,种类多样,除了传统意义的文字、视频、录音、照片等,也包括校外的一些诸如见面记录、访谈、实验记录和实践调查等。因此,在TPE课程进行中,资料员要指导并教会学生查找、区分、选择资料,并帮助学生实现对资料的有效分析、修改和完善。 

4.教师指导 

在初期阶段,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各学科知识联系不强,学生暂无能力对这些知识做有效整合,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而TPE课程的实施则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做出分析整合,提高学生探究、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鼓励和调节,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教师在TPE中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教师大体上作为旁观者,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形成一定了解,但并不插手干预。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所谓干预,往往只是随意和学生讨论问题的关键点、某个研究环节或设计需要做出调整等,学生对研究的假设、表达等均自行决定。这种方式更像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勾勒草图。第二种方式是一名或多名学生与一名或多名教师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主要由学生的研究进展决定。另外,教师还会安排时间,让学生之间针对自己的研究进程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问题做好记录。 

TPE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精神。因此,教师一般只对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做出提示,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从头到尾,教师只作为学生可借鉴的学习资源而存在,最多只是提出一些建议。 

5.研究笔记 

研究笔记是学生课题开展情况的记录。TPE课程对于笔记非常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直接规定笔记中必须加入日期、备忘录等内容。教师会定期浏览评价学生的笔记,以了解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工作进展,并对笔记形式和内容提出建议。笔记让学生在自由研究的范围内不会偏离主线,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作为后期研究成果评估的一部分。 

6.成果汇报 

TPE课程成果汇报主要以研究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报告通常由集体共同撰写,其中要包含丰富的资料和已作出实证的数据。另外,调查和采访也是报告重要的组成部分。报告没有形式上的限制,可以是文字、图表,也可以是影视资料或网页,甚至漫画、剧作表演也可以。只要体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发展学生个性即可。口头汇报则需要专业的TPE教师和两位与考生没有关系的教师参加,以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学生要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自己承担的工作,突出个人特色,然后进行十分钟的答辩。 

三、总结评价 

法国有着二百年的教育督导历史,这对于TPE课程评估方案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TPE研究,在这一年主要围绕选题做资料查找和分析工作,而在高三一整年则专心做自己的课题研究。教师对学生高二的成绩做单独评价,而高三的评价结果则通过某种计算方式直接纳入会考成绩。 

TPE的评估着重考察学生全年的努力情况、自主学习程度、研究水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情况、团队合作能力等。也就是说,研究成果只是TPE的一部分,并不是教师考察的全部,这种重过程也重结果的评价方式恰恰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保证他们更加投入地潜心研究。 

2000年1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具体规定。我国和法国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的起始日期相近,课程实施方面也存在一些相同点。从法国的经验中我们能够看出,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充分重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都是为学生学习保驾护航的重要策略,这也为我国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郭晓萌,《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编辑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