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来教育家 作者: 林卫民 已有0人评论 2017/5/22 17:13:03 加入收藏
林卫民,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最近流行一本书《风口》,主要讨论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创新的“风口”在哪里?迁移到教育领域,我们如何找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风口”,使中小学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方向、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这可以从教育基本原理和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杜威的教育观看目前学校教育的某些不足
杜威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教育首先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生活。”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孩子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在旧时代,学校教育自然地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互为补充。那个时候,家庭生活是田园式的,“儿童与自然景色直接联系,对驯养和照料动物很熟悉,对土壤的培育和庄稼的生长也了然于胸”,儿童必须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体能方面的训练,自力更生、独立判断和机智的行动,在常规的家庭生活习惯和持续的家务劳动的刺激中得以很好的生长。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家庭教育所缺失的那些智能训练,识字、阅读、符号运算、想象与抽象思维的训练等与脑力有关的事,都是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儿童除了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自然地得到了肌肉和体力等体能训练之外,还需要接受学校精心安排的智能训练,这就很自然地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平衡状态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的方式再也没有了田园的痕迹,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开始模仿自身经历过的学校生活,对家庭教育和生活进行改造,像学校那样对子女开展智力方面的训练和知识讲授,似乎越是“负责任”的家长,训练和传授显得愈加过度和强迫。此时,与家庭生活的改变不相匹配的是,学校培育儿童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式长期以来没有根本的变化,一以贯之的还是那些脑力活动的事。
因此,学校教育应当审时度势,将儿童身体、心理、日常生活训练以及持家能力的培养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地图”,重构能够保持儿童身心成长继续处在有机平衡的“新常态”。儿童对社会生活适应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教育的重点,“那些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学校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
2.从赞科夫的教育观看目前学校教育的课程失衡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学校有两大任务
⊙一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二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作为人的一般发展”。
前者主要依托学科课程,后者主要依托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是指向教育性的活动,也是以课程方式呈现,相对于正式的学科课程,采用的是准课程、微型课程、自由学习等非正式课程的方式,但是,这类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学校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里的正式学习。关于孩子生命成长的一些基本能力,虽然不是通过正式课程去教育,但并非随意的、可教可不教的东西,什么时候教、如何教、如何评价教的效果,都需要在课程意识的支撑下去设计、做出方案,并逐步推进。
例如,在小学低段,学生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应当多于静态的学科的那些事,走路、坐立、饮食、喝水、排队、集会、倾听、与人主动打招呼、开关门、做游戏、同伴相处、基本的生活自理等,都应当进入基于课程意识之下的设计和实施,因为,这是生活的一种表达,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一面、艺术的一面以及相互交往的一面。
随着学校生活的深入,那些微型的“关于活动的课程”应当衍化为烹调、缝纫、手工、科技制作、电影拍摄以及其他学科实践活动等“正式的课程”。
非正式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非常有价值。例如,学生餐厅出现了中学生将包装完整的酸奶、完好的苹果扔到垃圾筒;洗手间里小学生把手纸团浸水后作为打人的“武器”,还有不文明的如厕行为;中学生“潜伏”在围墙旁边,从无证摊贩那里购买食物……
这一切,离开了课程意识,没有经过设计就去进行生硬的教育,就事论事地强制管理,很可能会引发教育的粗暴。管理学生的最好办法仍然是,课程意识之下的教育设计及其实施。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切问题,都应当通过教育的办法和课程的形式去解决。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