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谢维和 已有0人评论 2017/5/15 15:02:30 加入收藏
谢维和教授的“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已经陆续刊出了两篇文章(详见文后“推荐阅读”),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是谢教授的第三篇文章。在今天的文章中,关于“立德”和“树人”的内在逻辑问题已经基本清楚了。
——民小编说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志向、自觉、自律,国外研究重视毅力、自我控制、勇气,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成功到底起到哪些关键性作用? 一定要仔细读哦~~
为什么有些学生具有自觉或自律的品质,而有些学生在这个方面却略显不足呢?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而有些学生却需要更多的约束和管教呢?这种区别取决于某种更深层次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志向。这也是立德与树人之间关系的内在逻辑。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志向”是第一重要的品质
中国有一句脍炙人口的俗语,“有志者事竟成”。说的是有志向的人往往能够取得成功。我在琢磨和领会它的含义时,时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古人不说“有‘知’者事竟成”,也不说“有‘能’者事竟成”?这非常清楚地说明,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志向”是第一重要的品质。
而且,这种志向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著名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它的意思是,如果想成才,必须要学习;而想要取得学习成就,则不能不立志。这十分明白地指出了志向与学习的关系,即要想“成学”,取得学习的成功,缺乏志向是不可能的。我甚至认为,这就是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关系。
其实,类似的经典话语岂止是诸葛亮这一篇一句呢?著名儒学大师熊十力在《与读书周刊》一文中,曾经就志向与学习的关系介绍了历史上若干学者的观点。例如,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所提到的“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即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并且在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和产生激励。
王阳明所谓“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根据《传习录》的解释,他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如果能够持守自己的心志,就如同心痛一样,念念之间,一心都专注在痛楚之上,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闲话,管闲事呢?熊十力先生自己也非常明确地说道:“读书必先有真实的志愿”;“若无真实志愿,则不足以达其所趋向。
凡人无志愿者,则其生活虚浮无力,日常念虑云为,无往不是苟且,无往不是偷惰,无往不是散漫,如是而欲其读书能有所引发以深造自得,此必不可能之事也”;“故学者不徒贵读书而已,必先有志愿以立其本”。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志向?按照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十五志于学的解释,是“心之所之谓之志”,即“志向”就是一种内心的趋向。
王船山先生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写道,“志者心之所存主”,斯为正义,即心里有正义的目标而不为外部功利所诱惑。所以,熊十力先生说道:“志愿二字极不易了解。凡人高自标举我欲如何如何,以为此即其志愿,此正是狂妄之私耳,有志愿者所必克治也。
志愿是从自觉自了的深渊里出发的,是超越物我底计较的,是极其洒脱而无俗情沾滞的,是一种向上的努力,自信自肯而不容已的”。“有志愿即有真力量,故其对于学问或事功的趋向,能始终贯彻而无所辍”。
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道德素养和性格特质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由此可见,志向作为一种核心的道德素养无疑是学习或智育的根基。写到这里,我想到了2015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100周年校庆时,继承了学校的前身、清华大学在1915年为学校周边贫民子弟举办的“成志学校”的办学精神,以“成志教育”作为附小办学理念的良苦用心。
而且,我也由衷地敬佩当年清华大学成志学校的那些校董们,能够不无用心地选择“成志”作为贫民学校的名称。同时,我也深深地理解了历代学术大家和前辈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志向”的含义,以及它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正如熊十力先生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志向,“唯中无所存主,故种种竞逐于外,竞贪,竞淫,竞利,竞名,竞权,竞势,竞种种便利嗜好。竞争其私而背大公,国已亡而无所觉知,种将灭而不开痛痒,人气灭绝,一至此极”。
无独有偶,这种强调志向的立德树人观念,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正如我在《谈核心素养的资格》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教育界也在讨论和研究类似核心素养的问题。
例如,美籍华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L.达克沃斯就以近年来美国社会和教育界的一个流行词“Grit”(沙砾、坚毅等)为专题进行研究。她将“Grit”定义为“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品质,并且将其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核心素养。
从2005年开始,她就一直致力于研究性格对于成功起到的作用。她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了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冠军、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其实,近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教育理论中传统的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重要的道德素养与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
最近翻译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即美国学者保罗·图赫撰写的《性格的力量》,就介绍了国际上有关专家对不同素养与儿童青少年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反映出同样的看法与结论。同时,这种认识已经不仅是理论界的声音,而且落实到了美国许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德育与智育之间是不矛盾的,德育就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涵
总之,德育与智育之间是不矛盾的,相反,它们是非常一致的,而且具有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抓德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与学习认知的发展也是一致的,其中非常关键的基础就是这种自律与志向的道德素质。
其实,这种自律与志向又岂止是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体育并不是为军事或其他特殊目的训练,亦不是单单为了锻炼人身的体力和敏捷。体育的目的,是全人格的发展。
它要联合教育和锻炼以发展人类和动物不同的地方,这当然不仅是身体的发育,一个人纵然经长久的锻炼而能有强大的体力和敏捷的技能,亦绝不能赶上牛的体力和猿的敏捷。但他能超越各种动物之上,只是因为他能用他的意志驾驭他的身体。”
我们现在已经比较清楚地梳理了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即通过立志,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自觉性,进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全面的发展。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
德育就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涵,搞不好,就是教育最大的失败。德育也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它可以延伸到学生的一生,贯穿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也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德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当我在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德育与智育的这种关系时,我真想重新回到前面提到的那所学校,告诉那位校长,完全可以不用那种“见题不生”的学习和复习方法,而应该更多地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意识的培养,发展他们的元认知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志向,学生同样能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这就是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
我们已经在理论上梳理了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那么,这种逻辑如何能够“落地”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在学校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律素质与志向呢?从另一个角度说,目前学校德育是否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呢?(未完待续)
(作者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