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母语传承,不能排斥方言

来源:搜狐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2/21 14:28:38  加入收藏

  每年的2月2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母语日”。

  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今年的主题是“多语言教育促进可持续未来的实现”。

  汉语言,是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价值、审美的最根本的寄托所在。保护、传承汉语言,是中国人的责任和权利。母语,是幼时妈妈在摇篮边的吟唱;母语,是个人情感爆发时脱口出那句话;母语,是游子白发思乡时的内心萦绕。

  但是,对于“母语”不能做褊狭的理解;把所有中国人的“母语”,等同于普通话、书面汉语,完全排斥方言、口头表达。

  2月21日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位语言学者文章,专门提到了“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方言与人的乡土文化更为亲昵、更为契合,它携带着更多的文化密码,也包含着更多的"地方性知识"。

  一些人之所以粗暴对待方言,源于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缺乏了解。方言发音、用词、语法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比如说,普通话中已经全面消失的“入声字”,还大量保存在吴、粤等南方方言中。不了解“入声字”、不了解平仄、音韵,就很难深入理解中国古诗词神韵,就很难理解“屋北鹿独宿”这句诗的“笑点”。

  如果方言消失,很多悠久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寄居的家园。所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特别说明,受法律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其次,方言与普通话,母语与通用标准语之间,并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多样共存、共同繁荣。历史上,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就专门按当时吴语的音韵平仄,写过“吴体诗”,使唐诗开出了一朵“方言之花”。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再比如,“伐开心”“杠杠地”“猴赛雷”等方言词汇,这几年也都因为有鲜明泼辣的语言特色,杀入共同语言的核心圈。

  普通话的普及和方言的传承之间,也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珍视方言,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使用普通话,是为了便捷地沟通和交流。

  就像今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多语言教育促进可持续未来的实现”所揭示的,“母语”传承不意味着排斥、独占,中国人可以同时传承方言和普通话。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