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校长传媒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2/16 9:44:03 加入收藏
近日,赫赫有名的上海奥数“四大杯赛”中的三个先后发表声明官方声明,或停办或更名。2月14日,“小机灵杯”竞赛活动组委会的公告表示停办是为贯彻市教委的“减负”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所有数学老师都知道,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三时,又有一批学生掉队了;再往后,到了高二时,又有人掉了。这就是所谓的“梯次掉队”。为啥?有人说是“孩子大了,不听话了”,有人说是“青春期了,孩子野了”,还有人说,“小时候没有进行思维训练”。最后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更准确的说,就是是:数学思维的地基没打牢。
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打地基”: 开发多元智能、 生活中数感启蒙、 培养阅读习惯。
一、多元智能 疯玩的重要性
多元智能,是加德纳给弄出名的,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8种组成。
我们的问题又来了,这八种智能怎么开发?
让娃疯玩,越疯越好
游戏中喊叫和交谈吧,这叫语言智能;游戏中组合多个游戏道具和计算数量吧,这叫计算智能;游戏中爬树,滑梯,堆起积木吧,这叫空间智能;游戏中疯跑乱跳吧,这叫运动智能;游戏中还合作协调吧,这叫人际智能……简言之,孩子玩得越疯,玩得越嗨,这八种智力就开发得越好,未来的数学成绩可能就越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到了高年级忽然反超学霸乖乖女的理科“黑马”,多数是小时候特别调皮的男生。
顽皮娃子低年级数学成绩不好,也许仅是由于粗心懒惰,但疯玩、会玩的童年,多元智力开发得远比乖乖女要彻底,深层思维能力远比乖乖女要强。地基打得牢打得深,自然会在高中阶段反超。
所以如果娃是个调皮捣蛋鬼,虽说做妈的洗衣服,赔礼道歉,上药什么的很是闹心,但还是该庆幸,更不要打压,逼娃听话当好乖乖。娃会玩,玩得嗨,多元智能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和开发。
吐槽一下,国外早教一直强调无目的“疯玩”(Free Play)对智力、认知发育的好处。很多国内家长误读为放任不理,给自己育儿偷懒当借口挡箭牌,美其名曰“快乐教育”。其实呢,娃玩也没玩,学也没学,进小学就懵圈。所以家长理解能力差又爱喝鸡汤,很容易坑娃。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