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什么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夏雪梅 已有0人评论  2016/8/21 11:22:35  加入收藏

  过去的30多年,神经科学、人类学、语言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组成的学习科学领域,都在致力于儿童和青年的学习研究,并积累了大量关于学生学习的资源。

  当我们说,儿童的学习发生了吗?我们是期待儿童的先天能力在环境中受到驱动,儿童成为主动加工者,而不是被动接收者。

  到底怎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学习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通过设计不同的教育情境,儿童的先天能力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纸笔引发的认知、由手指引发的数学认知和由手机游戏引发的认知过程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的儿童“学业无能”的表现,不是儿童真正无能,而是我们没有理解他们学习能力赖以发展的“情境”。

  有一位研究者发现,街头的孩童小贩能够轻易地算出买卖中涉及的非常复杂的找零、凑整等算术任务,但把同样的内容放在数学课堂,以数学算式的方式呈现,这些孩子可能就算不出来了。

  在我看来,这一研究更重要的体现在两种不同情境对儿童心智的影响。

  事实上,近期关于心智的大量研究表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一些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一种是儿童会认为只有胜任学校孤立情境中的学习才是能力,而通过日常生活情境获得的能力是次要的。

  一种是儿童会将运用抽象逻辑的学习能力看作是“智能”,而不会将运动、艺术、交朋友这些自己可能擅长的领域看作“智能”,这种对智能的理解会极大地削弱儿童的自信心。

  幸运的是,现有的研究表明,在对儿童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他们极有可能改变上述错误认知,从而增强自己在学习上的自信和表现。

  呵护儿童的天性,激励儿童的潜能,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学校教育的情境,这样的情境旨在增强儿童对多元智能的体验,更多地引发儿童的成长性思维。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怀特曾主导过一个关于儿童学习的创新研究项目,并在一所幼儿园进行了实践。

  在这所幼儿园,所有的情境都是游戏,各种操作性的情境、角色扮演的情境都需要儿童亲自动手尝试。

  令人惊异的是,怀特在跟踪研究中发现,当有教师参与指导时,儿童很容易放弃尝试,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产生一种挫折感,这种累积的挫折感会影响他们后续学习的好奇心和坚持性等品质。

  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教师何种程度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儿童的探究行为。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森林场景,里面隐藏着许多动物。同时,研究者给出了3种不同程度的指示语,第一种只是描述情境与问题,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给出解决问题的示范,第三种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再提醒孩子其他的可能性。

  教师们预测第一种情况下儿童的探索最少,第二种其次,第三种最多。但是,研究结果却超出了他们的判断。在第一种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儿童们找到了最多的动物,而在后两种情况下,儿童的表现都不如第一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情境中,教师们使用较多的往往是后两种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课堂效率的追求,以及不太放心儿童独立学习的能力,极少有教师在一开始就完全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当我们回溯10多年来的课程改革,我们会发现,尽管课程改革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三维目标,但在整个体系中并没有涵盖儿童学习与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还没有与课程改革有机融合。

  在这些领域的跨界融合上,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有待管理部门、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0
0
关键字:环境 激发 孩子 潜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