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严育洪 已有0人评论 2016/7/15 9:43:00 加入收藏
把小学数学教学变成一项任务,让学生会学、乐学,这不是夸夸其谈。2010年,我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领无锡市首批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展开实验研究。几年来,任务驱动式教学不仅优化了教学结构、发展了教学关系,而且促进了师生的成长。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面貌可以用“4G”来描述:第一个“G”指“genuine(真实的)”,第二个“G”指“glamorous(富有魅力的)”,第三个“G”指“glad(高兴的)”,第四个“G”指“gradual(渐进的)”。
内涵 何为任务驱动式教学
这里所说的“任务”,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任务,它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是教师经过设计提供给学生可以“一探究竟”或“一展身手”的一份材料、一个问题或一项活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基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方法的导引性和支撑性,学习环境的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支持反思和自我调控功能,教学情境的浸润功能。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驱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任务,并从中发展认知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目前,任务驱动式教学常见于英语和信息技术教学,但更多地是围绕知识任务。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知识前后联系更紧密,思辨性和探究性更强。数学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张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数学认识的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学科最需要、最适合任务驱动式教学。
这里所说的“任务”,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任务,它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是教师经过设计提供给学生可以“一探究竟”或“一展身手”的一份材料、一个问题或一项活动。它聚焦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具有较强思维力度的问题探究,也可以是一项(或几项)具有较大探究力度的项目研究。它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获取,而是艰巨的能力挑战,知识与能力相比,能力更容易成为智慧。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