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教育不能脱离日常生活经验与实践

来源:光明网 作者: 阎光才 已有0人评论  2016/7/3 15:53:13  加入收藏

  ——兼说中美教育的差异

  教育的目的,最忌讳的是无限拔高,要么崇高到让人无法企及,要么抽象得让人云里雾里。其实,它原本应该平白而素朴:首先,培养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往细微处看,就是能够日常中与人平等交流和谐相处,往大处说则有一份公民的权利意识,能够有自我与社会责任担当;其次,培养生活有情趣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情趣会催生新奇,新奇会引出疑难,有疑难才有自主阅读和独立探究动力,进而形成新知;再次,培养有生活能力的人,该能力的底线是能够自食其力,譬如能够有一技之长足以谋生,奢望一些就是还能施惠于人,造福于邻里、社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学校学生在学做十字绣。2015年,新余市渝水区启动课堂改革,涉及辖区35所学校、12460名学生。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开设书法、舞蹈、编织、篮球等26个社团活动班,所有课程均打破班级界限,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自主选择教学的课程,学生通过“走班”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格调不奢侈不华丽的教育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崇尚自然,它不刻意追求文学、科学、企业和政治等各种的大家,却因为顺合人的本性与心性,会让人自自然然地成为人,不经意之中却可以孵育出各种英才。崇尚自然的教育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教育,所谓贴近生活,第一,去亲近山水,去领悟文化。山山水水的神奇赋予学生以志趣,气象万千的人文大观则不仅有助于学生体悟历史与文化,更赋予其对多样性与差异以宽容理解的胸襟与情怀;第二,去深入邻里社区,去亲历不同社会部门如政府和生产等部门运行过程。社区的交往赋予学生以人与人间平等、互助、尊重与关怀精神,而一线的体验不仅会增长学生的见识,更重要的是会启发他们理解课堂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第三,通过观察去自主探究,依凭想象去自我动手制作。探究不仅是理解掌握知识的钥匙,而且也是追求新知的通途,动手与操作则不仅要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更要提升其把想法变为现实、把理念转化为产品的勇气。

  中美教育在贴近生活方面的粗略比较

  贴近日常生活的教育,其实就是以经验与实践为出发点甚至为底色的教育。中美教育各有特点,各有千秋。但是,因为对经验与实践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两个国家的学校教育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获得知识的路径不同。相对而言,从小学起,中式教育便开始关注抽象知识的训练与掌握,而疏于引导学生由日常生活的观察到自我探究、进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换言之,我们的课堂更多带有封闭性,是多少绝缘于学生日常经验与实践的知识教育。其结果是在知识快速掌握上或许我们不乏优势,但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却付之阙如。美式中小学教育则基本以经验与实践本位,我们不妨称之为生活教育。重视生活教育并不表明美国教育就漠视抽象意义的知识训练,由具象到抽象本身就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觉到理性的过程,贯穿这一过程的课堂教学形式是立足生活经验,不断地提出质疑与论辩。因此,相对于我国以教师为权威、教与学秩序井然的教育,似乎缺乏节奏感而委实有些“乱哄哄”的美式课堂教育,在知识获取上实在谈不上效率,但是,它更易收获的是不盲从、不轻信的独立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0
0
关键字:教育 生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