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曹培杰 已有0人评论 2024/4/13 9:32:24 加入收藏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以来,教育部坚持以集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关键抓手,把诸多典型应用、资源内容等“珍珠”串成“项链”[1],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持续溢出效应,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从理念树立迈向实践创新新阶段。我们要从鲜活实践中发现规律、汲取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建设教育大平台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招
回顾历史,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催生出新型组织单元,这是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必然产物,会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跃升。在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蒸汽机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个体参与、分散经营为核心的家庭手工作坊不断萎缩,逐步产生了以机器生产、分工协作、规模经营为核心的工厂。工厂是工业时代的新型组织单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满足了工业化发展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浪潮,催生出网购零售、社交通讯类大平台,并在各自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主导模式,有力带动创新生产模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实践证明,大平台是数字时代的新型组织单元,数字化转型往往离不开大平台支撑。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聚焦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拓展教育教学功能应用,持续迭代升级,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创新,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数据等创新要素的综合集成,为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强劲动能。从全球视野看,许多国家都将数字化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调动社会力量,建设国家级教育平台,形成了美国可汗学院、芬兰开放资源库、马来西亚DELIMa等代表性平台。与国外的教育大平台相比,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资源量、点击率、功能服务齐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可以说,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关键一招,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对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各地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聚焦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第一,赋能学生学习。各地注重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和应用汇聚优势,更多将学习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推动班级集体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比如,山东省青岛市制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普及实施方案,将平台资源与海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特色资源融合,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系列化“云端探秘”活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答疑辅导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群聊等功能,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送到师生群中,随时随地获得针对性指导;坚持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轮驱动[2],通过伴随式、去屏化、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分析,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心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二,赋能教师教学。各地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备授课和互动功能,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拓宽课堂边界,助力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同时,深入实施双师课堂,促进优秀教师资源线上流转,帮助农村地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统筹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区域数字化教学工具,探索以标准化资源、结构化课堂和数据化评价进行智慧课堂教学,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和班级教学的融合应用,着力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学新流程。课前,组织学生利用平台开展预习,完成学习任务单,提炼个性化学习需求清单;课中,采用双师课堂,适时调用平台资源,双师引领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引导有疑问的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复习,完成基础性作业和校本分层作业。
第三,赋能教育管理。各地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着力破解数字教育体系化建设和常态化应用难题。加强多维数据整合分析,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的协同,提高服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主动响应,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比如,重庆市高新区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组建9个“线上学校联盟体”,创新质量监测,实施捆绑考核,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设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打造“智慧心育”家长线上课堂,汇聚形成育人合力。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注重加强数字教育专门力量建设,构建“一官两员两师”数字化队伍,其中“一官”是首席信息官,“两员”是校际应用协同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两师”是教育技术导师和技术名师,从制度层面强化组织力量保障,确保区域教育数字化持续有效开展。
第四,赋能教研创新。各地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协同教研,建立数字教研共同体,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照亮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丰富研究资源和工具,推进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创新,探索全要素、全过程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上海市长宁区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研训环境,鼓励教师深度参与“低代码”“轻应用”开发,引导教师成为数字教育的建设者、实践者、创新者,实现激发活力和提升素养双丰收。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教研群组功能,构建本校教师、盟校教师、名师名家参与的网络协同研讨空间,发布研修任务、推送研修资源、分享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技能、开展教学反思,让教师专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创新路径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不断深化,但与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理念导向相比,平台建设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平台功能优化、应用场景创新、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仍需持续用力。
第一,打造高智能、广联结、强交互的数字教育底座。从国外的教育大平台建设经验来看,美国可汗学院开发了智能学伴、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支持学习进度全过程跟踪、数字资源精准推送和人机交互式对话,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芬兰开放资源库注重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广泛汇集社会优质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服务。我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建设成世界最大的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下一步要着力提升平台的智能化和集成化水平,通过平台系统集成,联结各方、汇聚资源、集成工具,释放数字技术倍增效能[3]。
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教育场景、业务、数据一体化发展,着力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研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大模型,提供智能助教、虚拟学伴、数字助理等应用功能,利用智能技术减负增效,让教师有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教学活动。
第二,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大规模创新性应用。应用是技术进步的灵魂,更是数字教育的底色。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大规模创新应用,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满足人们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从全国范围选择试点地区,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过程应用,不断创新应用模式,及时总结经验,让新模式成为新常态。探索以数字技术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动态构建学习共同体,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界限,实施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等,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建构知识、提升素养、完善思维。支持开展跨班级共享教师、跨学校选修课程、跨区域协同教学等实践创新,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双师课堂,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
第三,提升数字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治理创新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平稳驶入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根本保障,是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的重要基石。尤其是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算法偏见、思维惰化、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等问题亟须破解。下一步,要构建数字教育标准体系,健全教育数据治理机制,推进教育管理系统一体化建设和深层次整合,提升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水平。探索数据驱动的综合素养评价,使评价重点从“容易测量的能力”扩展到“难以测量的能力”[4],更加关注学生的非认知技能和社会情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平台设施风险防护能力,搭建包含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画像构建、行为识别与预警等功能的技术架构,筑牢数字教育安全屏障。研制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指引,规范教育科技伦理秩序,妥善处理伦理风险冲突,有效保障师生隐私权、信息知情权和自主决定权等。
注释
[1] 怀进鹏.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3):3-10.
[2] 吴蓉瑾. 我的“情感教育”之路[J]. 人民教育,2023(17):23-26.
[3] 冯婷婷,刘德建等. 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2024(3):20-36.
[4] 曹培杰. 人工智能教育变革的三重境界[J]. 教育研究,2020(2):143-150.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学习评价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YI2023015)的研究成果。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