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 浏览文章

习题的真实性及解题的现实性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 程同森 已有0人评论  2019/1/21 22:27:11  加入收藏

 摘要:习题作业怎样起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第一,习题对学生是个真实性问题,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二,解题是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活动。感性认识、感性活动是转变当前习题作业育人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习题  最近发展区  真实性问题  感性


学生起得早睡得晚,跻身世上最忙人的行列就忙在赶作业。嘴喊着,眼盯着,家长是心里最累的人无不是累在时刻督促孩子写作业。作业,习题,凝结了学生、家长的几多愁?有人形容这是压在学生、家长身上的一座山。

一、什么样的习题是真实性问题?

习题作业怎样起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作者在《一个基于实践学习观的‘问题——活动’观课量表》[1]中指出,只有真实的问题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有老师问,习题是真实的问题吗?

姑且不论习题是客观知识世界[2]自主生长出来还是教育者从中创造的问题,只从学生的角度看,只有学生感受、理解的习题对学生才是真实的问题。判断习题的真实性,就看其是否落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矛盾。

 

图1  (俄)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Fig 1 (Russia) Vigo Recent Development Zone theory

命题者认为自己命制的习题是个真问题,那一定是设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要求学生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做答的。因此,判断习题的真实性,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一个探底的工作,即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究竟在哪里?这也是目前分层作业的一个理论依据。

以如下的习题1为例:

3.下列物质中,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Ca(OH)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 KCl溶液       B. Na2CO3溶液       C. CO2         D. CuCl2溶液

要选正确答案B,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应该是,第一,知道题目中的化学符号分别指代哪些物质;第二,知道四个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分别与题干中的三种物质是否发生反应并熟悉发生的现象。有了以上基础,才可以根据发生的现象,通过分析、比较,做出判断。这个基础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第一,学生要见过、认得这些物质;第二,学生亲手做过实验,头脑中能反映出这些物质发生反应的鲜活生动的实验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切身的感性经验,退而求其次也要观察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录像——尽管这样获得的现象,已经远远逊色于亲身的感知,如果连这样的次等感觉经验都没有,学生凭借什么做这个习题?那就只能依赖课本或教师的告诉。不做实验的化学教学给予学生思维的材料,只是干巴巴的词句。心理学指出,“感觉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他的大脑是饥饿的,塞满的词句,如同小羊吃进了一肚子塑料颗粒,所谓解题就只能在无营养的词句中绞尽脑汁。这种脱离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吗?这样的习题训练,如同影视中的吊“威亚”,完全成为升学钢丝对学生的一种操纵。 

化学教学要回到地面,回归实验室。除了元素化合物类习题,解答化学理论、化学计算的习题,同样需要感性的基础。比如,围绕分子、原子概念的习题,其中一部分是用它们的微粒性——“微小”、“运动”、“间隔”——去解释一些生产、生活或实验现象。学生对于分子、原子的认识,不能只是鹦鹉学舌了这些说辞,而是要在头脑里产生具体的形象之后[3](小到什么样子,什么程度;空气中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有多大;气体分子间隔与固体分子的间隔有什么不同等),你再问他“气体为什么看不见?食盐、蔗糖溶在水里为什么看不见了?滴有酚酞的水没有与氨水接触为什么也变红了?”他才能感受到这些问题是真实的,可以回答的。头脑中只有原子分子词句的学生,只能是教师教给他怎么答,他就怎么答。如果教师没有教过,比如问各节铁轨之间为什么要留一个缝?热胀冷缩是怎么回事?很多学生的回答还只是重复说“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错答的原因归结为不理解题意,抛锅语文学的不好,其实理解化学习题题意的前提是把表述习题的文字转换为化学物质或变化的具体形象。“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没有感觉哪来智慧?

人的大脑是个形象和模型识别器,大脑的新鲜血液(内容)来自于我们的感觉。大脑对文字符号的意义识别也要首先转化成心中的形象才能形成心理意义。比如‘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这个概念,如果学生对‘生成其他物质’这几个字,在头脑中不能形成各种具体变化结果的表象,也没有伴随着声、光、气、热、色、沉淀等现象的复现,更举不出实例,那他对化学变化这个概念尽管背过了这句话,正如你认得“上帝”这两个字却不认的上帝是谁一样,围绕化学变化提出的各种问题对他就不是真实的问题。

总之,由文字、话语表达的问题,包括习题这种书面练习题,要成为学生的真实性问题,它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这些文字能被学生理解,头脑里出现感性形象(表象),产生心理意义;二,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发生冲突,即落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切实感受到这是个‘问题’,并产生解决的欲望。比如,“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这样的习题,学生会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水蒸发了。追问:你能解释一下水蒸发的过程为什么看不见?这就是一个落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也是学生乐于和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实的化学教学把实验边缘化,学生做习题,更多的就是从词句到词句的推演,如同形意拳表演,拳打脚踢的是空气。比如考察‘溶解度’概念的一些习题,就是抠定义的四个要点,如果要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换用其它的定义是否可以?怕是很多学生答不上来了。学生做题,特别是书中找不到答案的习题,较多依赖于教师的讲解,面对教师没有教过的习题,不少学生的解题路径就是从记忆库寻找,老师在哪里讲过这一类的习题了?老师怎样教给答案的?这种比照葫芦画瓢的解题终究还是脱离不了教师,绝不是自己真正产生了问题,也不是真心想要解决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

0
0
关键字:习题 最近发展区 真实性问题 感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