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潘书朋 已有0人评论 2016/8/28 9:21:29 加入收藏
课改策略5:课后作业尝试解决机械化、单一化的弊端
物理作业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加强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注意控制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的问题,通过评语或面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笔者尝试了以“做中学”和“物理日记”的方式,尝试解决课后作业单一化的弊端。
个性化作业1:让孩子们在小制作中感悟物理之美
个性化作业2:物理日记让作业更有创新性
课改策略6:在课后探索性实验中进行创客式学习
除了课前家庭小实验,课堂实验探究之外,教师还可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情况等设计一些课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进行探究。这些自主设计的课题为实现本标准中所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提供了更多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课题进行探究,这样使探究环境更加开放,时间也比较机动,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课改策略7:让科学探究代替习题训练
或许是长期以来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已经到逐渐衰退的地步,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作为师者,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课本那点有限的知识,更应该重视方法的指导。决不能把初中物理课上成“第二数学”,更不应该把学生领进“题海”的深渊。因此,在我的物理教学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课堂学习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深切感受物理课堂之美。
课改策略8:建构高阶思维产品导向的课程学习
阳春三月,相约鸢都。2016年3月19日至20日,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举行了“学校规划与变革力提升”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张志勇副厅长做了“寻找打开未来教育之门的钥匙”高端引领报告,其中张厅长把一个课堂教学的高阶思维产品的建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为此特意倡导了四种学习方式,即:传统西方的杜威的做中学,现代西方强调的创客学习——创中学,中国的“悟中学”——体悟、感悟,说中学——对话中学习。
总之,做中学,创中学,悟中学,说中学,这四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为我们建构高阶思维产品导向的课程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路径选择。
课改策略9:“擦亮创新教育的三大理论武器”之“智慧复演”
【高端引领】3月20日,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举行了“学校规划与变革力提升”研讨会,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做了“寻找打开未来教育之门的钥匙”的高端引领报告,其中张厅长在谈到“擦亮创新教育的三大理论武器(生命教育、智慧复演、活动建构)”中,再次谈到了“智慧复演”一词,关于什么是“智慧复演”,张厅长做了以下简单的阐述:
“什么是智慧复演?”我说,很简单——
让儿童经历人类知识的生产过程,就是智慧复演。
让儿童在经历人类知识的生产过程中感悟、体验人类知识建构的智慧,这就是学习,这就是高阶思维的学习。
让儿童在感悟体验人类知识生产智慧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能力学习。
【专家思考】崔成林:(思考)随着高考、中考试题的变革,我们发现听不懂课的孩子越来越多……解决更多学生听不懂的问题,必须采用“按需分层”了……“思维碰撞”培优,“按需分层”辅困,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课堂改善才能双翼展翅,真正飞起来。此外,再一次嘱咐:让深度学习发生,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一味讲解、机械训练这些浅表学习解决不了问题!
课改策略10:撰写反思型实验报告
目前我们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思考力了,不会提出问题已经是中国学生的通病。何至如此,我想先和大家来分享一个故事:记得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做实验,便好奇的问:“上午你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 “做实验。” 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 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时间淹没在忙碌中,也很少拿出时间进行思考。这样最终会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思考的重要性,鉴于此,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让他们体会到做实验不仅仅是停留在有趣好玩的层面,还注意引导学生撰写反思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了常规的一些内容,例如: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等,还尝试让学生针对自己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写出反思,例如:实验成功的技巧所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这个实验?针对这个实验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如何设计新的实验解决这个问题……等等。这样引导学生撰写反思型实验报告,就是避免出现以下误区:做实验就是为了得出结论,有了结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其实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我们的老师也是缺乏思考力的。我们的老师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天辛辛苦苦忙碌,其实都是一些机械简单性地重复劳动 ,也就所谓的“有一种失败叫做瞎忙”。为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具有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学会“一日三思”的好习惯,并且将自己的所想及时记录下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老师们,以上是自己近三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一点做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其实我真的很羡慕在座的化学老师在程同森老师的引领下,能够一起将“快乐的启蒙化学”做的如此成功。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够走得很快,可是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在此,我想建议我们的物理老师也能够行动起来,我们抱团取暖,共同成长,共同做好“让科学教育回归实验室”这一非常有意义的课改实验,为我们的创新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谢谢大家!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