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化学教育回归实验室 >> 浏览文章

《快乐的启蒙化学》项目实验个案研究 :一个学生的变化

来源: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甄静文 已有0人评论  2016/5/30 17:22:24  加入收藏

  张弛,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男孩,坐在最后一排,门后,这些是我后来认识他以后知道的。引起我注意时他的巨大变化,让我不得不关注他。

  在我能找到的他的作业中,第一次的课后感受,他在三指宽的纸条上写到:化学是非常好的一门课程,它让我感受到像玄幻小说中的融合,可以合成多种奇异的物质,我非常喜欢它。字写得不是很好,但能看出还是认真写的。

  第二节作业,他写了一整页,按照实验步骤、现象、问题与答案的形式画了表格,一句话的收获:这节课我学会了使用胶头滴管,20滴一毫升。最后回答了思想驿站中的两个问题。虽然是用纸贴在作业本中的(因为上一次用纸交的,都没有发下去),但我看得出他是认真的,因此给了评语:每一点努力,都会有所收获。9.20

  第三节作业被他撕掉了。我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情况了。

  第四节作业,他写了约1/3页,全是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举例,全是对号,没有错号,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课堂感受。虽然没有额外的评语,但被他保留了下来。10.15

  第五节作业,写了大半页,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三组物质,我给了5个对号,有一处问号,有我对他两个问题的回答,也是被他保留下来的。他的感想很简单,一句话:学会了性质与变化的不同,更喜欢化学了,真的很有趣(这儿我加了下划线)。两个问题:

 1.稀盐酸和稀硫酸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镁遇热会燃烧?

  这两个问题其实挺有化学思想的,但我当时改作业时并没有指出来,只简单做了回答。10.20

  第六节作业,他写了半页,比较成功地区分了分开、分割、分解:

  分开:在一个盆中把黄豆和绿豆分开;

  分割:把一段木头分割成两段;

  分解:唾液分解淀粉。

  提出了3个问题:

  1 为什么不能用水浸铜?

  2 为什么要加热稀硫酸与孔雀石分解后的粉末的混合液体?它不已经是蓝色的了吗?

  3 为什么用手捂住试管会排出空气?(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他不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物理上还没有学到。)

  我回答了他的前两个问题,在第3个问题后写出了“你的猜想:?”并问他:这节课感觉怎么样?

  最后提醒他:多看书,多与同学交流。10.30

  第七节作业,他先写了感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氧气可以人工制造。然后提了一个问题:氧可以是气态,那它可以成液态和固态吗?又做了思想驿站中的3个问题,只简单地写了5行。在对自己亲手制取氧气的感受中他是这样写的:高兴,可我们收集的不够,有点失望。我的回答是“可以再来做!”可是他并没有来。10.30

  第八节课后,下课后他走的晚,并且开始帮我整理没有整理的实验台,我这时才清楚他叫张弛,并不自觉地问他实验做成功了吗?感觉好玩吗?他说成功了,太好玩了!这次的作业他写了半页,虽然有几处非常明显的改动,也有3个小错号,是在文字表达式上,因为条件是点燃而他写的是燃烧,但是碱式碳酸铜和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式都写对了。他的问题是:为什么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会这么剧烈,以至于停下点滴还能再制造大约1分钟的氧气,而与氯酸钾的反应不是很明显?(现在看到这个问题时,我明白他把上次实验和作业中提到的“收集的氧气不够”都关联起来了。)我能看出他在修改作业时心里的认真劲儿,因此我最后的评语是:想好了再写,多看课本!(我写得工工整整!想给他一个行动上的提醒。)11.6

  第10周,因为九年级期中考试占用了实验室,因此就在教室上课复习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第11周是八年级的期中考试,然后是成绩分析用了一节课,过去了一周时间。张弛考了29分(满分50分),差一分及格,我要求不及格的同学来补考,但是他没有来。当时还有一个没有来,我想他一定是在心里不接受自己的不及格,我也没有单独再找他们,我希望给他们自己反思的时间与空间。

第13周,学习了第二单元的第9节内容,翻开张弛的作业后,我大吃一惊,他不仅把布置的作业都写了,还一口气提出了23个问题,问题后面还有“谢谢老师!!! ”就这最后的谢谢老师、3个感叹号与笑脸,特别让我能体会得到他的情感与态度上的巨大变化,是溢于言表的。

0
0
关键字:启蒙 化学 个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