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6/5/30 14:42:19 加入收藏
5.素质发展和成绩优秀是完全可以共赢的。
该课题开题之前,我们曾有前期课题《化学教学回归实验室》的三年研究,连同本课题三年的研究,共有52个教学班的2257名学生参与了该课程的开发并直接受益于该课程。学习同样内容,该课程只使用了常规教学的3/5的课时,每次测试,受试学生的得分率均在85%以上。2011-2012学年度,在学校对学生的调查中,“课堂效率”一项,在所有12门课程中,课题主持人所带的六个班对化学课堂效率的打分,2个班是第一,1个班是第二,1个班是第三,另有2个班分别是第五和第六。执教教师在课堂中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做实验,学生肯定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课堂效率是高的。这种时间用得少而考试成绩却远远超出常规教学的低耗高效现象源自“先做后学”的教学机制和少考试多感悟的学习管理机制。
该课题研究的结果证明,在素质发展的前提下,学生学业成绩一定不会差,素质、成绩双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6.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内容的精简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实验活动,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滋养下,学生的悟感能力得到充分开发,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把化学启蒙的知识内容组织成依次满足学生“操作兴趣、发现兴趣、认识兴趣、表现兴趣、实现兴趣”的五级火箭,将学生直接送入既定的自动自发的自学轨道,实现后续化学内容的自主学习。
该课程学过2/3的内容后,发现不少学生已经自学了后面的内容,通过检查提前完成的作业,证实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内容,跟班学习已无意义。我们让学生报名参加自主研修班,可以不来跟班上课,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自主申请想做的实验,13%的学生(240名学生中的32人)报名参加,在随后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反映,“我用自己的节奏学习感觉很舒服(袁元)。”“学习知识速度快,许多章节连在一起学对知识的整体感增强。自己把握学习内容,对自己的薄弱点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赵英涵)。”“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了自主学习,明白了自己查漏补缺的要领。虽然一开始还不大适应,但是正是这样的一步步摸索,使得我对化学学习有了独到的见解和浓厚的兴趣(李佳音) 。”“自修班有许多优点,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我能去做自己喜欢的实验,去学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也练习了自己的规划能力。在自修班中,可以说是全面发展。(朱宣)”……
自主研修班学习实践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中蕴含着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是在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时候激发出来的;自主的实验、讨论教学能最大可能的发展学生的潜能;整体教学效率高;要有一本好的自学指导教材等。这些学生大多学完了初中的其他化学知识,以及高中的部分内容,也有不少学生学习了大学的相关内容,当不断有学生端着大学教材来办公室询问问题时,引发其他科任教师的惊奇。同时,这些学生的测试成绩高出其他学生平均分5%,更让大家刮目相看。
7.学生蕴含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学习的高效低耗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该研究取得的教育教学效果让我们深深感到深陷于应试泥潭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但阻碍了学生巨大潜能的发挥,甚至破坏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本能,不但不能取得高成绩,而且因其少慢差费不知浪费了多少教育教学的资源。课题研究过程中,素质、成绩双赢始终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当实现了这个目标后,我们才真正相信了两位智者的话, “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克莱恩)”; “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学习各个科目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也许只需要目前所化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只要五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了。(罗杰斯)”实践的结果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从未有过的解放。
三、成果与影响:
成果1.编写了一本具有新的启蒙思想、内容简洁、教法独特的化学启蒙校本教材。
为改变应试教育把课程“种子”全部磨成知识“面粉”的现状,该教材按照“化学基本观念统领、工具知识优先、通过五个“内核膨胀期”形成化学自学能力”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形成如下特点。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