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任敏 已有0人评论 2020/1/20 10:24:47 加入收藏
自去年年底以来,教育部公布,全国已有628个教育App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备案核验。进入备案名单,就意味着这些应用靠谱好用吗?近日,记者随机下载使用其中50个App,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乱象值得警惕:比如不少面向未成年人的App未按规定限制使用时长或明确适龄范围;一些软件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后趁机开展狂轰滥炸式营销;还有的软件中暗藏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学习圈”,学生在使用时容易沉迷社交而分心。
教育部相关部门表示,未来会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上建立投诉举报通道,接受社会公众的投诉举报。另外,教育App审核备案工作还在推进,后续会有更多名单公布。
资料图
部分面向未成年人App使用未限时
去年8月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用户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限制使用时长、明确适龄范围,对内容进行严格把关。
不过,记者在使用备案名单中的“贝芽小作家”等多款App时,尚未发现对使用时长的限制。
另外,记者还发现,备案名单中还一些App属于“空挂户”,各大应用平台上都未见踪影。比如,“语经慧”和“养成教育”两款App,所属地区为北京,且都属于北京语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备案号分别为“教APP备1100187号”和“教APP备1100188号”。记者在苹果的AppStore、安卓App应用市场以及微信小程序中均未搜索到上述两款应用。
绑定手机号趁机疯狂营销
八部门意见还规定,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建立覆盖个人信息收集、储存、传输、使用等环节的数据保障机制。在此前提下,大部分App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而一旦手机号被商家获取,绵绵不断的轰炸式营销或许就会接踵而至。
上周,市民汪先生开始为孩子挑选英语学习App,晚上八点多,刚安装好“VIPKID英语”,一个据称来自“VIPKID在线青少年英语专属顾问”的推销电话就接踵而至。挂了电话,汪先生发现,对方还按图索骥添加了微信好友申请,备注是“VIPKID课程顾问”,“那好友申请还一连发了三条,几乎是步步紧追。”这还不算,在接下来两天,他又接连收到VIPKID的推销新用户福利的短信和课程顾问新的好友申请。
类似的营销方式还不少。有读者反映,注册“尚德自考”之后,会收到以赠送《全国火爆专业大全》之名的短信或电话。
汪先生认为,绑定手机号可以理解,如果由此套取手机号展开疯狂营销,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信息骚扰,“这种用力过猛的方式会适得其反,让家长远离这样的应用。”
答题App里藏着“学习圈”
教育APP,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主要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记者使用发现,不少受众面向未成年人的应用,除了培训辅导功能外,还巧妙嵌入社交功能。
市民林女士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她下载了备案名单中的“作业帮”,想帮助孩子进行习题练习。寒假开始没几天,她发现孩子做完题也经常抱着手机不放。打开那款应用,她找到原因了,里面有个类似朋友圈的“学习圈”,可以图文视频方式分享学习动态,还可以点赞留言,上面还能显示用户学校年级。林女士担心,“孩子学着学着就跑去刷社交圈了,难免分散注意力,辅导效果容易打折扣。”
其他App里也暗藏类似的设置。比如,在“猿题库”App,打开首页的“2019刷题赛”的链接,会出现比赛简介和精选留言,留言就以朋友圈形式呈现,其他人可对留言点赞。
官方释疑:未入备案名单的App还能用吗?
目前,通过教育部官方备案的教育App只是一部分,广大家长的疑问是,剩下其他的App还能用吗?
教育部科技司工作人员表示,其他App目前还可以继续使用。后续,待教育App提供者报审,经过各省级行政部门和教育部审核之后,会有更多App进入备案名单,预计两周发布一次。
去年11月公布的《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则规定,各单位今年1月31日前完成对现有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工作,并结合实际建立本地区、本单位的备案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性。
此前,教育部已要求,在进行备案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上建立投诉举报通道,接受社会公众的投诉举报。
记者从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了解到,投诉举报通道正在搭建,未来,用户提出的意见,有望通过该平台直接分发给App提供者,促使其整改。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