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新闻动态 >> 教育新闻 >> 浏览文章

教育部部长: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10/20 8:38:33  加入收藏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今天,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陈宝生代表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说,过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起来。

他说,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主持重大会议研究高考改革方案。

陈宝生介绍,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这5年我国实行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以及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多招收了37万名大学生。“这37万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大学一年如果有2000个新增新生的话,那就是建了100多所大学。”

他说,中西部高校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内。此外,到目前为止,30个省份出台了支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万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是5年前的36.5倍。

相关阅读

外媒称高考制度在中国被称为最公平选拔高等人才的方式

6月9日报道 西媒称,6月7日高考在全中国展开。高考制度在中国被称为最公平选拔高等人才的方式。

西班牙《国家报》6月7日以《中国高考四十年》为题报道,该报记者采访了高考生小陈(音)和小杨(音)及其家庭。男生小陈和女生小杨已经为高考夜以继日地准备了数月时间。他们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分别是考上清华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和医学专业。

当被问到每天学习多久时,他们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两人都是头脑聪颖、勤奋刻苦的好学生,但小陈还比小杨有一个优势:他出生在首都北京。

报道称,包括小陈和小杨在内,今年将有940万考生参加高考。除了考生积极备战,考生家庭也如临大敌,中国家长普遍认为只有高考考出好成绩才能保证孩子有个好前途。很多考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更受重视。有人说,高考是中国少有的不问出身、只看成绩的选拔考试,因此越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越要珍惜这次机会。具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能够通过高考脱颖而出。

小陈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他在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读书,这里硬件设施过硬,每个教室中只有30多名学生,每天都能得到包括外国教师在内的高水平教师的指点。每年这所知名中学都有数百名毕业生考入全国重点院校,特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小陈在距离高考还有几周的时候表示,虽然自己并没有十分把握,但是如果当天发挥正常,成绩应该令人满意。

小杨的学校位于河南驻马店,在学校的大厅里挂着一张7年前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照片。这个学生是这所学校历史上唯一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每个班级至少挤进了50个学生。学校不久前才建立了一所图书馆。小杨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老师说她是该校近年来少有的好学生,但却不能保证她最终能够如愿考入清华大学。

报道称,在中国,一所学校能够获得多少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高考成绩。成绩突出的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经费,也就能够聘请到更优秀的教师,并且有更多资金改善教学硬件水平。这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城市地区越来越大。因为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与生源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家指出,高考本身是一个公平的制度,现在所需的并不是改变高考,而是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

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曾改变一代人命运

核心提示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恍然已有40年。高考对每一个经历者而言意味着什么?不同年代的考生,有着不同的答案。当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告别青涩的岁月,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时,高考总能勾起很多人似曾相识的感慨与追忆。高考是一种经历,经历之后才会明白,无论成功与否,那份煎熬、紧张、忙碌、拼搏、期盼、兴奋……都是一样的刻骨铭心。

高考记忆

20世纪70年代:一代人命运被改变

考生记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回忆自己1977年参加高考的情景时这样描述:“我借了辆自行车,骑着车跑到建国门的二十六中考场。当时考场的课桌都是破破烂烂的,桌面高低不平,有时一写字就把考卷戳出一个洞……那场高考确实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比如张维迎当时从农村考到城里,后来我们都选择继续求学,我在中国社科院读了法学博士,他到牛津大学深造,实现了我们各自人生的垂直流动,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时代特点: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教授马玉琛回顾当年高考时用了“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等词。他说,在那个城乡界限分明的年代,高考这艘“船”,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原标题: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曾经改变一代人的命运(图)

20世纪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生记忆:1987年参加高考时,刘伟还是西安市铁一中的学生。30年过去了,已是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飞行技术运行管理部总经理的他,忆及当年的高考仍是不胜感慨:“1987年的酷夏,空气略有沉闷的教室里,墙上‘来为求知去做栋梁’的校训熠熠生辉。台上的老师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台下的我心里有种‘纵横考场劈关斩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壮志。高考,让我们有了人生第一次选择,可以选择广厦万间、八街九陌,也可以选择乡村热土、祖国边陲,甚至可以选择一片星空,在夜夜难眠的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热爱。”

时代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高考成了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当时录取率很低,千万考生的眼睛盯着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可谓“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

20世纪90年代末:高考不再高不可攀

考生记忆: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该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在1998年208万人的基础上激增了22万人。现在苹果公司研发部供职的张楠回忆,1999年,他还是一名西安惠安中学学生,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大学扩招。因为高考的临近,让每一个人真真切切地开始思考以后要做什么、要去哪里。张楠回忆,那时候大家觉得高三的苦日子过完了,进了大学或工作以后就会轻轻松松。张楠说,高考的成功给了他无比的自信,他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到了高考之后18年的今天,这份意志和自信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他,帮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时代特点: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仍是考生尤其是农村考生改变命运轨迹的重要途径。1995年到1998年间,大学生似乎失去了一定的光环,已经不像90年代初那么高不可攀。

21世纪: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考生记忆:西安市三中2011级考生张晚晴回忆当时高考情形时表示,因为心态好,在2011年文科试卷偏难的情况下,她在高考中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水准。那年陕西首次实行“三知”(知分、知线、知位)填志愿,张晚晴成为“知分填报志愿”“平行志愿”等政策改革的首批受益者。张晚晴的志向一直是北大,高中时期她所有日记本扉页上都写着“仰望博雅、触摸未名”。对于高考,张晚晴说,这只是一场无关才华高下的选拔,无论最终结果好与坏,都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和能量。

时代特点:2000年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再也不是简单的一群只知苦读的“眼镜王”“书呆子”,他们享受在学业竞争和展示个性之间的平衡。原标题: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曾经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与考同行

办学观求学观人才观一直在变化

“随着高考自身的变化,社会观念也随之在变。”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表示,首先是办学观念的改变。原来只有公办院校,现在各类学校的门类、层级越来越多,求学的路子越来越宽。仅公办就分了很多,诸如“985”“211”“双一流”等,后面又出现了应用型的大学,二本、三本,民办以及专业学院、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种学院,这样一来高考录取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恢复高考后的1977、1978年考生,录取率仅有4%到5%;1990年的高考录取率为20%;近几年录取率更是越来越高。肖云儒表示,由于办学路子拓宽,上学的可能性、供需矛盾减缓,学生上学的需求越来越得到更广泛的满足。

其次是求学观发生变化。有一阵子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位学历,以至于本科生都很难找到工作,于是大家都往名校、往研究型的大学去挤。但社会需求证明,社会各个层级的职业,并不见得都需要硕士、博士来承担,人们的求学观开始变化。于是,一些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农村考生更多地考虑就业的实用性,到民办、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等去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肖云儒表示,这种求学观正在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求学观。

第三是人才观发生了改变。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能力。例如科研机构、大学等仍需要研究人才、知识人才。除此以外,社会更需要工匠型的人才,能支撑“智造中国”的人才队伍。而当下的互联网智能时代,更需要创新型人才。肖云儒表示,社会的人才观由金字塔形变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多维、多向,能够承接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社会人才观的扩展与均衡,倒逼学校办学和考生选择志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据《西安晚报》)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