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新闻动态 >> 教育新闻 >> 浏览文章

2016年,影响教师的10项教育新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6/12/22 9:51:21  加入收藏

  回顾2016年,教育改革马力十足,各项新规层出不穷,今天中教君就带大家盘点2016年可能影响教师的十大新规。

  今年陆续推出的教育新政让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从年头热议到年尾——

  中、高考改革,变革了传统中国教育价值观、课程观和课程资源供给方式;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女老师扎堆生育,中小学正面临严峻的教师资源不足的挑战;

  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指导意见的发布,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回顾2016年,哪些教育新政是您关心的?哪些教育新政刷爆了您的朋友圈?今天中教君就带大家回顾2016年那些可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大变化的教育新政!

  1.教师“铁饭碗”被打破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人生座右铭。不过今后,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得好好提体会这句话中“学”字的重要了。因为想要“一辈子做老师”,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

  2016年,我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管理的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对个别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老师能够清除出去。

  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这两关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小编说

  打破“铁饭碗”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老师自己负责。有老师表示在本身压力大的情况下,淘汰制不利于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而大多老师在肯定政策出发点的同时,也表示其关键在于落实。显然老师们更期待的是能有更加合理的配套机制出台,能让注册制度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监管,才能将制度落到实处。

  说起定期注册制,于漪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政策背后的深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教师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这是时代的需要;从另一个方面看,教师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明天的建设者,因此,教师不断学习,也是当今学生成长的需要;老师终身学习,更是教师自己从教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中考改革出新招

  “以后学生所有的科目都要学、都要考,学科这么多虽然并非全部纳入总成绩,但也要求必须合格,孩子的学习负担届时会不会变相加重呢?”——是什么让孩子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石先生产生这样的担忧呢?

  9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意见》中还提出了“两考合一”,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等多项改革措施。

  小编说

  中考改革将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两考合一”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可谓多方受益。将国家课程方案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既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也是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很多家长像石先生一样,听到考“全科”就替孩子头疼起来。但其实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而且也并非将所有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另外,体育科目录取计分,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以后体育课再也不会被占用,孩子们终于可以好好玩耍了!

  3.高考大纲做出新修订 

  10月,高三党们炸了!物理的考试范围扩大了,语文要多一篇阅读了!历史书上的某些东西可能白背了……

  10月1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大纲对除英语外的8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均进行了修订。比如语文学科,新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二者选考其一修订为均必考。在数学学科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的要求。物理学科上,新大纲还将以往部分选考内容修订为必考内容。

  小编说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高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各科目考纲的变化,不仅是对学生阅读量、思维训练、逻辑能力、创新意识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的一种挑战。

  4.防治校园暴力出重拳

  今年4月,一个15岁少年的离世曾震惊我们:山西休学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同校6名十五六岁的同学殴打致死,直到儿子走后,其母亲才得知儿子“几乎天天被打”。

  为了不再让类似的校园欺凌悲剧再度发生,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同时,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小编说

  12月,一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覇凌说NO》让校园欺凌在今年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措施、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地方学生之间欺凌和暴力问题仍时有发生,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5.全面二孩 老师生还是不生?

  怀孕生子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喜事。不过今年,杭州某小学王红霞校长遇见女老师来“报喜”,都变现得不太像样:“敲门进来时,我看到的不是那种马上要做妈妈的兴奋与欣喜,更多的是一种不好意思的神情,特别是二胎妈妈。”

  自1月1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正式开放,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其中当然不乏教师家庭。很多校领导发现,新招的“90后”女教师很多都有“一胎”的备孕打算,而教学经验丰富的多数“80后”、“70后”骨干教师也考虑在今年实施自己的“二孩”备孕计划。女教师扎堆生育二孩可能造成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正逐渐变成各个学校都要面临的挑战。

  小编说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教师队伍因女教师生育而呈现阶段性缺员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在充分尊重女教师的生育权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创新用人机制,才能破解难题。在解决基本教育需求后,一方面要研究更科学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将宝贵的教育经费更多地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二孩”政策对学校的影响是全面的,只有在用人机制上破除清规戒律,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才能缓解女教师生二孩所导致的阶段性缺员问题。

  对于眼前的难题,王红霞校长说,怀孕是值得恭喜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学校从来不会与老师商量,肯定是满口答应的,生孩子比上课要紧,困难就留给学校来应对了。”——嘿!遇到这样通情达理的领导,真好哇!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