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12/30 21:15:41 加入收藏
7.《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书评:
一次用心和动情的写作
广东金融学院 杨胜刚
《我的二本学生》在《人民文学》发表和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相关的专访和报道便密集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各网络平台推出的专访推文屡屡突破“10万+”的阅读量,推文之后的评论动辄上千条,显示了公众对这一话题的共鸣。一时之间,人们把“二本学生”与“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等网络热词放在一起,形成热烈讨论,“二本学生”及他们的生活状态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因其对二本学生的深度书写和广泛影响,《我的二本学生》在年底纷纷登上各类榜单,显示了本书对现实的意义。
这本书的“火爆”一点儿也不意外,这是当下第一部以较大篇幅集中描述“二本学生”这一庞大青年群体生存境况的非虚构作品。由于中国高考经济的高烧不退和高等教育的分层,社会把更大的关注度,给予了数量较少的一本院校和“211”“985”高校,这类大学的孩子,成为中国父母期待和社会艳羡的对象。相对背负光环的一本院校和“985”“211”高校学生,数量更为庞大的二本学生,在大众媒体中基本处于隐匿状态,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可能被偶尔捕捉到。这一无声而广大的青年群体,在中国快速发展时代变动之下,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怎样的人生,从没有被公开和大规模地讲述过。作者黄灯扎根于自己从教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和不少学生的不断交流,对这个群体进行了曝光,让人们看见了二本学生真实的生命状态,知道了这些学生一路走来,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和精神的曲折,也让人们读到了这些二本学生在自己人生路途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秘记忆和身心伤痛,他们现在正面临怎样的现状,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
难能可贵的是,黄灯对自己的二本学生的真实“转述”和追踪式访谈并没有停留在单一的时间平面,对学生个体人生经验的描述并不零碎。在书中,作者有意识地把自己写入二本学生的生活史。她以自己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二本学生这一具体身份出发,把自己那一代二本学生的人生道路与她出生于80年代、90年代的两代二本学生的命运进行对照,在对比中,去窥探他们在国家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的不同境况,形象而有说服力地呈现了当下二本学生更难以抵抗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机制,而他们所受的高等教育,在他们步入社会的个人发展上,其权重和效能正在递减。相反,二本学生的原生家庭、他们拥有的社会关系对他们人生道路的决定性正日益增大。走什么样的人生路,看上去似乎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但未必不是在他们所处社会地位所能提供的生存条件之上的必然选择。
当然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困扰二本学生的时代问题,并不仅存在于他们这个群体中,实际上也落在整个青年群体身上,她明确提出,“本书承载的落脚点,意在探讨中国转型期青年群体尤其是普通青年群体的命运”。在美国非虚构作家J.D.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和法国作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在欧美国家,教育不仅不能让人获得自由,反而让社会差异结构变得更加稳固。由此可见,黄灯在本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以说《我的二本学生》对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进行了“中国式”的表达,而这本书的“大问题”意识和公共性的品质也由此凸显。
关于这本书,另外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情,是写作的难度和作者在写作的背后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在十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注意保留学生的作业、答卷和笔记,足见黄灯对学生的有心和用心;在日常教学和私下生活中始终保持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和频繁交流,并能在学生毕业后仍然关心他们的去向和出路,随时对他们的生活现状保持关注,这同样需要细碎而浩繁的心力付出;而能让学生向自己敞开心扉、愿意无保留地倾诉,更需要作者以心换心的共情与理解。所以,这样一本书的写作,对作者的情商、同理心、共情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8.《语文教学艺术论》
杨九俊/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评:
好的教学是一种艺术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凌宗伟
拿到杨九俊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论》,我首先想到的是杰克·斯诺曼和里克·麦考恩在《教学中的心理学(第14版)》中的那句“好的教学,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学是教的基础”的教育哲学。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环境。没有学习者的“学”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
我以为杨九俊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是建立在他“语文教学比之一般学科的教学,应当更加具有艺术性”的教育哲学基础上的。他在引言中说,自夸美纽斯将“艺术”的桂冠授予了教育学,之后许多教育家都对“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不少深刻的阐述,但大多只是“只言片语的论述,虽见深刻,但不成系统,尚难以为第一线的实践提供切实的指导。而我们自己对教学艺术的规律又研究得太少,对那些卓然成家者,仅止于经验的描述;至于广大语文教师某招某式中包含的艺术韵味,则更缺少必要的咀嚼和回味”。他写《语文教学艺术论》的目的就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知识的一面常常只是为编制题目提供素材,情感的一面往往被毫不可惜地浪费掉,教与学的活力和灵气被抹杀得干干净净”的普遍现象,“在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点上,来研讨一番语文教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作者丰富的教育经历,尤其是作为苏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不少讲座,以及退休以后以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课堂里,为本书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为作者的论述提供了丰富的佐证材料,从而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我是十分认同从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来论述语文教学艺术的。如果从教学的视角来理解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论断的话,我更以为,无论是教学目的的确定与达成,还是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流程的演进与变更,甚至包括教学内容的取舍等诸方面实际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这当中很难说究竟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使然。因此,我倾向从语文教学学科的特质来看待作者关于“语文教学比之一般学科的教学,应当更加具有艺术性”的论断。我一直认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更具广阔的领域:课堂、教材、相关学科、课外阅读、社会生活、网络媒体、人际关系都是语文学习的天地。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囿于一隅。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情境是瞬息万变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需要我们妥善处理,这当中需要的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教学智慧”。我以为这智慧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将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抓住最能触及人的心灵、震撼人的情感的特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情感、道德认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使受教育者在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这样的课堂教学势必是打破模式、脱离教案的。就语文教学而言,是要将语文放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来认识学科特质的,实际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还要解决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问题。譬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转换风格、语调和语速,有时候甚至需要考虑音调的延长与表达时的短暂停顿。当然语文学科教学艺术更应该体现在“听说读写思”的同步演进中,许多时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运乎之妙全在于心。
英国学者肯·罗宾逊和卢·阿罗尼卡说:“正确的教学是一种艺术形式,能激励学生达到比他们想象的更高的成就。与说教的类比也凸显了教师的个性,和其他人一样,有些人很外向,甚至是夸夸其谈;有些人则很安静、内向、深思熟虑。”“帮助年轻人建立真正信心的方法,不是去恭维他们所做的一切,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应对他们面临的挑战。”我以为这决不仅限于语文学科。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