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12/30 21:15:41 加入收藏
草木逢甘露而生长,人类因阅读而进步。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你读了多少本书?
今天,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揭晓。
Top10(按书名音序排列)
1.《北平学人访问记(上下)》
贺逸文 等/撰 张雷/编
商务印书馆
书评:
那个时代学人的治学主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陈华文
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近百年来,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上世纪30至40年代,这里的大学和各研究机构,云集着一大批重要学者,共同推动时代的发展进程。也是在这个时期,《世界日报》作为北京有影响的媒体,其“教育界”副刊,以连载的方式,陆续推出“学人访问记”系列访谈文章。所访69位学者,都是当时的学界名流。一篇篇访谈文章,客观地记录了一位位学人的治学经历和治学主张,呈现了一幅星光璀璨的现代中国学人群像。据此整理并出版的《北平学人访问记》一书,对于我们认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提供了“在场”感,具有启示意义。
《世界日报》连载“学人访问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全面抗战之前的1935年至1937年;第二个时期是抗战胜利之后的1945年至1947年。全面抗战之前,“学人访问记”的主要采编记者为贺逸文(1910—1983)。他是知名报人,时任“教育界”副刊主编,也曾任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教务长。1945年至1947年,记者王景瑞又先后访问15位学者。采访的名家中,有我们熟悉的钱玄同、陶希圣、许地山、周作人、潘光旦、陈垣、冯友兰、徐悲鸿、朱光潜等人,也有今天我们较为陌生的学人。所有受访者,无一例外从事和教育相关的工作。对于如何办好教育,他们各有所思所行,彰显出一代学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上世纪30至40年代,也是一个内忧外患、风云际会的时代。书中所访问的学人,都为当时落后的中国教育深感忧心,在教育方面尽管各有其主见,可是受到经济、战争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很多想法难以付诸实施,但是依然付出坚卓的努力。“五四运动”之后至全面抗战之前,文化界、教育界围绕汉字的去留问题,进行了一场“国语运动”,学界也争论不休。钱玄同作为文字专家,在受访时认为,复杂难写的汉字,在文盲占据多数的中国,不利于推广和普及,将汉字简化成符号是最佳的选择。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未免极端,而在那时候的历史环境下,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当时开启民智的首要任务是普及文字,而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汉字,成为一根硬骨头。另外一点,当时学界很多人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而汉字无疑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
那个时代的人们,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普遍缺乏。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科学恰恰是重要动力。当时的数理专家、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张贻惠,深感国人科学素养的贫乏,他热衷于翻译国外科普著作,在工作之余花大量时间从事科普工作。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来说,掌握书本理论显然不够,必须要亲自动手,在实验实践中提升学业水准。
而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在受访时表示,不鼓励所有大学生诵读晦涩的古代典籍,那是专门学者的事情。在他看来,比办大学教育更显得急迫的,是大兴乡村教育。其理由是中国人口主体在乡村,文盲也集中在乡村。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学人访问记”系列专栏中,对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有深入访谈。他认为,大学生生理健康,关乎健全人格的塑造,生理健康教育的匮乏,导致有的学生心理出现毛病。我以为,在那个时候,他就意识到生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极为难得的。
大学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上世纪30年代,就引起学人关注。“学人访问记”系列专栏中,物理学家文元模教授认为,数学是理工和多数文科的基础,掌握了数学知识,对于深入的学术研究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数学难学,甚至学理工科的人也敬而远之,他以为这是错误的。学文科的人要了解理科,学理科的人要具备文史基础。作为大学,要培养文理兼容的人才。
“学人访问记”系列专栏中,对于教育学家吴俊升的访谈,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教育的生态。
总体上讲,该书收入的那个时代学人的系列访谈文章,涉及学人的专业背景是多方面的。毕竟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风起云涌的时代,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那个时代的教育问题,在今天依然没有失去继续探讨的价值。
2.《教育未来简史:颠覆性时代的学习之道》
[美]伊恩·朱克斯(Ian Jukes) [美]瑞恩·L.沙夫(Ryan L. Schaaf)/著 钟希声/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评:
做一位预见未来的教师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 程姣
从这本书中,我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数字爆炸、将来时思维、适时学习、终身学习。我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为未来而教?
1.用活数字化工具
数字化技术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多便利的工具。在这样一个几乎一切都要被颠覆、被重新定义的时代,这些工具既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给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赋予了全新的灵感。
疫情期间,我们用活数字化工具,打通线上线下壁垒:从1.0版本,孩子们只听得到声音,教师唱独角戏;到2.0版本,我们用群语音功能跟孩子们交流;再到3.0版本,加入摄像头,让孩子们看到教师;再到如今的4.0版本,线上线下实时交流。我们一直都在找寻:怎样的融合课才有互动性、交流感?我们摸索、学习、研讨、尝试,不断地突破自己,打破边界。我们还惊喜地发现,用Classin直播的同时,可以打开“钉钉”查看孩子们当堂课的学习单,用“希沃白板”融入游戏,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孩子们进行评价。一节线上课程,在班班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多重对话、互相交织的学习场域,营造了共融互通的学习氛围。
当今世界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发展,曾经认为“行不通”的,都在我们的实干之下,变成了现实。教师合理利用和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我们的课堂助力。
2.学会“将来时思维”
贾志敏老师有一句教育箴言:“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学生五年,要想到他终身。”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将来时思维,面向未来社会的需要,来构建我们的课堂。
真正的教育,发生在以真实问题构建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我校的一堂健康教育课上,孩子们食用压缩饼干,体验身体缺水的状态,感受饮水的重要性;数学课上,孩子们用脚步丈量1000米,感受1000米的距离;语文课上,孩子们借助消防演练,学习描写一连串动作。
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以讲为教,以听为学”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最低层次的认知处理方式,而高阶能力需要通过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来培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树立长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技能、思维和学习习惯,让他们踏出校门、走入社会后,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3.“适时学习”将成为主旋律
《教育未来简史》引述了著名诗人叶芝的话:“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学习将是终身的事情,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所谓“适时学习”,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在终身学习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养成“适时学习”的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我平时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教育类微信订阅号,最近,我又爱上了听书。
为未来而教,需要活用数字化工具,需要学会“将来时思维”,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从现在开始。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