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教育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8/11 9:05:10 加入收藏
2020年8月10日,知名教育学家,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实践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家督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朱小蔓逝世,享年73岁。
生平简介:
朱小蔓,中国知名教育家,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督学,兼任中国德育杂志社社长、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1996-2002年),个人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著作《反思与构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1997年)》,获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起,担任人教版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总主编。
保持初心的科研者
1973年朱小蔓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在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获哲学硕士,199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1992-1993年在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专攻道德哲学。在这漫漫的求学过程中,她认为记忆中最难忘的时光就是和鲁洁老师等一些科研人员探讨问题时的激烈场景。彼此之间为学术科研而争论,却秉持着同样的对于学术科研的热爱之心,总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浸润于学术科研的探讨求知过程在她的心里深深埋下了学术科研的种子,这粒种子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生长成大树;在从政过程中,学术科研这棵大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从政不是她的本意,但出于自己的革命情怀,她还是选择了教育和政治双肩挑。从政的过程是繁忙的,但朱小蔓凭借教育家的敏锐观察力,从这些繁琐的事物中发现所做工作的经验、感受都可以转化为教育思考能力,使知识和实践产生联结。
无论多么疲惫不堪,只要谈及学术问题,她总能立刻变得神采飞扬;她的眼睛慢慢放光、面部表情渐渐生动、思维越来越活跃,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教育仿佛她全部的动力源泉。与她一同求学于南师的鲁洁先生这样评价她:“让我欣慰的是,她做了三十几年行政,似乎不在乎“官位”,更不善于“权术,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对于这样一位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学术科研初心的教育者,我们肃然起敬。时光会消磨很多东西,却无法磨去朱小蔓的学术科研之心。
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
作为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朱小蔓教授在实践中结合哲学架构与科学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综合考察教育问题,彰显教育中的“情感”维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在全国广大地区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情感德育论》一书的自序中,朱小蔓回顾了她关于情感教育研究的心路历程。20世纪70—80年代,先生在大学担任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等职务,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并成立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处(当时是全国高校中第二家这样的专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机构),进行系统化的德育课程建设。同时,又在实践工作中逐渐意识到体系化、完全认知导向的德育的实效性并不理想,以及其对于学生鲜活生活尤其是情感的忽略,于是她开始自觉反思概念化、体系化德育和德育课程的局限性,以及道德及道德教育更为内在性的东西。她在《情感教育论纲》自序中写道: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个体品德形成虽然需要社会环境、舆论、规则、法律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人的内心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壮大着品性,从而使一个人成为善人、好人、有德之人呢?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已经想了三十多年,我想,这是我一辈子要想的东西。
对此,朱小蔓在2017年第五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作年会报告时再一次讲道:
当年我是因工作经历强烈地意识到,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生命)不能只重视认知而不重视情感。而我们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对此却贡献甚小。相反,中西哲学史倒是对情感与生命有厚重的思想和知识积累。我发愿要从教育学理上做这个工作。
对于自己的研究,朱小蔓说:
我从事的是情感教育视域下的生命教育研究,或曰指向生命完整发展的情感教育研究。
朱小蔓认为,情感、体验和践履在道德教育中尤为重要。道德情感不仅仅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它还关乎人的那些与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德性形成有关的情感的形成。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
她认为,不触及和开发人的情感资源很难有真正的德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情感是人生命态度的重要表征,情感的存在、表达方式及其质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情感教育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所以教育的全程都应当关注人的情感。
从1989年起,朱小蔓把对道德情感的关注扩展到了教育的全领域。1989—1992年,她完成了《情感教育论纲》。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她对情感在人的生命和成长中的价值、情感与认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基础而深刻的哲学伦理学思考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指向人的完整发展的情感教育理论框架,对情感教育的形态、目标、过程、模式等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回应。
长期以来,朱小蔓教授以情感教育研究为基点对很多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索。她建立以培育情感为基础、以发展素质为导向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模式”,提出并探索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关注并实践生命教育,关注课程改革中情感维度和课程育人实践,关注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教师情感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朱小蔓教授还关心农村教育特别是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关心女童教育、特殊群体儿童教育、关注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等等。
重情感教育的教育者
作为一名教师,她反对重认知,轻情感的教育,她始终提倡着情感教育。朱小蔓教授说过:“如果学生的情感心灵没有因为对学业的厌恶拒绝而闭锁僵硬,那么开放的、自由活泼的心灵便是块播种并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学生心灵始终是她关注的重点。
她的学生刘慧(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在自己的论文中这样形容自己的恩师:“真正的师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境中,由教师的言行表达出来的。先生的情感教育理念早已化作了行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的成长。”
情感教育之魂不仅体现在她自己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体现在她对教师的指导上。她倡导以发展教师的“情感人格素养”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模式,倡导教师要竭力做到俯下身来看见学生。同时,她还创建了情感师范教育,倡导在各级师范教育中,加强对师范生情感素养方面的培养,使师范生不仅在认知、技能水平上达到师范教育目标,而且在未来的师范职业中,能够与学生顺利进行情感交流,胜任对学生情感导向的教育工作,将来真正能够做到俯下身来看见学生。
做道德教育的引领者
“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情感丰富的人,摒弃静态的、权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在积极的对话之中敞开自我生命和不断成长,创生一种共同的、享用道德的教育生活。”这是朱小蔓在做讲座时引用过的 《学会关心—一另一种教育模式》中的一句话。朱小蔓认为情感素质及其表达能力原本是教师专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和一线教师对此缺乏关注。这种教师情感表达的缺乏即使在职后也并未得到改善。她始终认为外显的情感能力背后是教师的情感人文素质。情感表达的适切性在于教师的人文素养能否站在为学生提供援助的立场,做出妥帖、智慧的处理。
在《中国教师》的专访中,她说:” 如果教师具备情感素质和能力,锻炼出足够和适切的敏感,就能比较顺畅地沟通和应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对教师和同伴做出关心的回馈,那么,教师也就能在职业生涯中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乐趣和价值,享受自己的劳动。”从朱小蔓教授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的情感表达既是自身人文素养的体现,也是贴近学生心灵的方式,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快乐源泉之一。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