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滩教育 作者: 周滢滢 已有0人评论 2019/2/12 8:14:14 加入收藏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这项由OECD(世界经合组织)2000年发起的,每三年一次的国际测试和结果报告,都会在全球范围备受关注。
每个参与PISA测试的国家与地区,都会抽取当地4500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周岁学生,作为评估对象。目前为止,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PISA测试。
在上一轮2015年的测试结果中,新加坡第一,日本名列第二,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B-S-J-G,China)总分位居第十。
三年又过去了,我们又在等待新一轮的测评成绩。上周末,外滩君在南京,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遇见了PISA首席分析师池田京女士。她告诉我们,2018年的PISA结果报告,将于2019年12月3日公布。
经合组织资深研究员、PISA首席分析师池田京
基于2015年的PISA测评数据,她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数据结果,并且宣布在2021年,加入“创造性思维”这一指标。
一、2021年,“创造性思维”将纳入PISA测评
每隔3年,PISA就会增加一个新的测试元素,看各国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中,是否与时俱进地具备未来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比如, 2015新增“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增加了“全球胜任力”,而2021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将被纳入评测内容。
至于“创造性思维”这一指标将如何测试,有什么样的评估方式?池田京表示,目前OECD正在制定详细的评估框架和测试工具,等最终确定下来,就可以公开分享。
不过,我们可以预测的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将会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就提出,21世纪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其中一个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都属于十分重要的软实力范畴。
2016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公布了《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的报告,将“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并列为通用素养中的高阶认知。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我们如何培养这样一种通用的思维能力?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