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石中英:教师如何成为“大先生”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 作者: 石中英 已有0人评论  2018/9/13 16:13:10  加入收藏

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这是当下中国教育界要深思、要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素养要求上说,一个老师无论是做“四有”好老师,还是做“四个引路人”或“大先生”,应当具备的素养都远远超过了专业学科的范围,包含了他本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特别是他对于传统、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类未来等问题的立场、观点、态度、情感以及价值信念等等。一些来自一线的观察也表明,一个老师,虽然有不错的学科学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不错,但是在对于传统、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类未来问题上的认识不正确、价值立场有问题,也是很难担当起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锤炼学生品格的“大先生”的重任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的讲话中所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像孔子、孟子、韩愈、朱熹、王阳明、陶行知那样的伟大教师,不仅仅是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来从事教育工作,更是以自己对于传统、社会、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等的深刻洞见和满腔热忱来引领学生的思想与行动。

他们从事教育工作,考虑的不是个人的收入与生活,也不单单是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幸福,而是文化传承、社会改进、国家兴亡、民族振兴。这里就关系到教师的社会素养问题。 

一、什么叫教师的社会素养?

与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学识或专业素养相比较,本文把教师应当具备的对于传统、社会、国家、民族、人类未来等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统称为“教师的社会素养”。教师的社会素养是与“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的教育素养”等专业素养相区别而存在的,但同时又是对学科素养的扩展与对教育素养的补充。

教数学的教师,若只懂数学学科的知识与文化,算是有了数学学科素养。若除此以外还懂得数学在广泛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懂得了中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数学知识和数学人才的需求,可算是有了与数学有关的社会素养。

教计算机的,若只是懂得计算机的知识与文化,可算是有了计算机学科的学科素养。若除此以外,还能懂得计算机在广泛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懂得了我国在计算机发展方面的位置、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可谓是有了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社会素养。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教师的社会素养是对其学科素养扩展。

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懂得一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成长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一般称为教师的教育素养。一个教师要想做好教育工作,不单单要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也要从社会现实及其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担当起“导师”、“引路人”的角色。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教师的社会素养是教师教育素养的补充。

教师的社会素养与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一起,构成完整的教师素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基本的社会素养,在社会事实和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很幼稚,那么,他既不能回答学科学习的目的和教育生活的目的,也不能回答学生成长中有关各种社会问题的关切,更不能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向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如果一个教师的社会素养存在问题,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中,认不清社会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甚至站在了落后的、消极的甚至完全错误的一方,那么,他不仅不能完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托,甚至还有将学生引向错误人生道路上去的危险。 

二、教师“专业化”是双刃剑

教师应当有比较良好的社会素养,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关教师论述话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

中国最伟大的教师孔子不仅仅是当时最博学的人,整理了当时以及前世的许多典籍,同时也是最关心民生、社会、国家和天下秩序的人。他的教育理想不过是其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创办私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能够有志向、有智慧、有德性和有勇气变革当时社会的人。

唐代的学者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职责概括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把“传道”置于教师职责的首位。这里的“传道”就是传承自孔子时代以来的儒家道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儒家的历史观、伦理观、政治观、国家观乃至天下观。他所说的“授业”、“解惑”大抵上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学科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学习困惑的解决。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也针对当时的教育与生活脱节、学校与社会割裂、教与学对立的局面,将杜威的教育哲学中国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重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和切实的行动的教育意义。他最看不上的教师就是“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教师,最看不上的学生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学生。他认为这样的学校所造就的只能是死气沉沉的一代,并葬送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