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来源:《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 丁学良 已有0人评论  2017/11/19 20:32:11  加入收藏

第一部分:大学的理念

理念的英文是idea,这个idea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讲的是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就是一种理念,这里面隐含着你想达到的理想状态,所以第一部分讲什么是大学的理念,这个大学是复数,在中文中很难体现出来,英文里就是idea of universities。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重要的、古老的文明中间,都有那些高等教育的机构,很早就有这种机构,在中国古代,有国子监,有太学;在古埃及,也都有那些为法老服务的机构,像这些古老文明所具有的高等教育,或者说是文化中心,它们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大学的直接来源。对于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工作于其中的大学来说,它的直接的源头来自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公元1100年左右,首先是在意大利的中部,有了近代大学的起源,然后迅速地,这种近代大学的模式,作为一种制度,作为social institution,传播到了法国和英国。所以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很快就兴办起来了。以后这种大学的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向俄罗斯,向美国传播去。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兴起的初期,那个时候关于大学的理念,最强有力的主张是,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机构,是一个教化的机构,它的使命是要为社会培养出绅士,培养出gentalman,那时候女性还不能进大学,要培养有教养的、有趣味的、懂得本国或者说是本文明的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这样一种观念,在谁的著作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论述呢?是在1852年,有一位英国牛津毕业的学者,叫john kadeno numen,写过一本书,概括了对大学理念这个时期的认识和讨论。这是第一阶段。  

大学理念演变的第二阶段,是在工业革命已经充分地展开了,那个时候,以德国为基地,以著名的柏林大学的洪堡为代表的一派兴起,他们强烈的主张,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大学更应该是一个研究的中心。换句话说,这种理念和第一种理念的区别,不在于大学的理念是不是应该教育人,这点上没有区别,它的区别就是,大学应该不应该同时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因为在大学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理念中间,大学是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的机构。而在这个理念的第二阶段,在大学应该是研究领域中间,大学就应是知识创新的源泉,这是个很重大的区别。到了二十世纪的初期,当美国成为工业化最强大的国家时,在美国兴起了对于大学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的第三种见解,或者说大学理念演变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提出,大学还应该是一种服务,应该是一个服务的机构,当然美国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在提服务的时候,它特别强调的,是要给社会提供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商业服务以及那些与民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象医学,牙医呀,公共卫生呀,象这一类的服务,说大学还应该是一种服务的机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争论中间,也有一种强有力的反驳意见。这位学者叫flanksno,1930年发表的论文很著名,他反对把大学作为服务机构,或者反对强化大学的服务功能。他说,服务的功能应该由那些低等的教育机构去完成,大学本身不应该是这样的。他甚至反对哈佛大学开办商学院,他认为哈佛大学应该是培养一流的研究人才,培养精神领袖的,怎么能够设立什么工商管理学院呢,这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他这个挑战当然没有被所有的人接受,我们知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学院等等。但他的挑战却使得对大学的服务应该以什么作为基础,应该以什么作为标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大学要提供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和其他对社会提供的服务处在同一个水平上。而应该以这个大学,在知识创新,在研究方面的成果,来为社会提供服务。大学办工商管理学院,培养经济人才,他们在这个工商管理学院学到的东西,应该是对过去和现在工商行业里那些最优秀的经营的方式,经营的体制,经营的观念做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它们,而不是训练那些很普通的,一般水平的经营人员。  

看一看过去关于大学理念演进的三个阶段,你会看出,今天,在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当中,可以说,任何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素质相当好的大学,都把这三个功能完聚在一身,虽然它们的完整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从结构组织这点上来说,我们拿任何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来看,都可以看到它有三个部分:它的最老的部分,同时也是它的最核心的部分,被称为是liberal arts college,我们中文翻译成文理学院,海外华人用另外一种方式翻译为博雅学院,liberal arts指的就是古典人文的,传承下来的学科及科学,如哲学、宗教、文学以及数学等自然科学这些部门。任何一所有规模大学的核心部分都是这些。我们中国人翻译成本科生院,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我认为博雅学院翻译的是最棒的,因为它要培养的是本科生要博,知识的基础方面都要有,同时,要雅,要有所教化。这是对应于大学理念的第一个阶段。  

它的第二部分就是它的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s。研究生院就是集中了那些对基本的学科进行开创性研究的人才,教授和研究生,博士生和硕士生。在美国的体制下,研究生院基本上主要是包括着文理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院,不包括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其他部分。这个观念,正是对应大学理念第二阶段的,就是大学应该是研究机构的这样一种价值标准。  

第三部分被称为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这是指工商管理学、医学、工程学、法学、建筑学、行政学,还有牙医学、公共卫生学,象这些学院在北美的教育中,不称为研究生院。专业学院是把它和研究生院区分开来。因为研究生院是研究基本学科的,是基础理论研究,而这些专业学院研究的是某一个行业,比如说医学,在这个领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因为在现代的复杂的社会里面,这些行业里面的从业者,特别是中等和高等的从业者,如果不进行非常系统的训练,是不足以担当他们的责任的。很简单,如果在美国,你仅仅是个本科生,拿了个医学的学士学位,一般来讲,你是没有资格独立行医的。因为现在的医学是如此的复杂,你至少要在医学学院再学习好几年,你才有独立行医的资格。这表明,在那个行业里,现代社会要求的标准已经非常不一样了。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