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学校为一两个特殊学生付出很多精力值当吗?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潘月俊 已有0人评论  2017/3/14 22:12:12  加入收藏

  教育本就该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学生”,都有特殊需求。

  每所学校几乎都有“折翼的天使”。据去年底《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在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学生总计23.96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4.2%。当然,这只是残疾学生,如果包括那些没有申领残疾证或尚未列入残疾系列的孤独症、学习障碍患者等,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应该还有许多。

  当面对这些特殊学生时,学校在环境、课程、师资等方面真的有充分准备吗?学校能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吗?许多学校都提出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性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愿景,但真正基于特殊学生的需求定制课程,促进特殊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还比较少见。我们更多地看到,这些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级以普通的方式学习普通的课程。

  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体现的是教育公平,但并不是指名义上的机会平等,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适合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适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此,学校接纳特殊学生入学不仅要在环境、场所、制度上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更要在课程实践中保障他们的权益。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时提供支持,确保特殊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比如,教师刻意安排座位,将特殊学生安排在比较靠前、行动方便、旁边有助学伙伴的位置;提供特别关照,如利用大字卡片为弱视学生出示题目等;教学中为他们适当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数量等;在安排学习任务时,给特殊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机会;对于特殊学生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违纪”行为宽容处理;检测时或印制大字试卷,或对困难学生进行缓试、多次检测等。

  发展权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自身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特殊学生也不例外。随班就读,重点在“读”。“读”是指特殊学生在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中得到发展,而这仅仅依赖普通课程是不够的,教师应主动开发为特殊学生发展定制的特殊课程。比如,为听力障碍的学生开设语言训练课程,为情绪障碍的学生开设情绪疏导课程等。当然,即便是同一障碍类别,特殊学生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各自的特殊需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特殊需求,学校需要联合专业人员、普通教师、特殊教师、家长等组建团队,为每一个特殊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在这方面,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中不少实验学校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江苏省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为21位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分别制订了详细的个别化教育方案,针对特殊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了认知、语言、行为矫正等多个方面的训练活动,并制订了不同主题的课后训练计划。

  随班就读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与同龄的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并参与各项活动,实现教育融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精心策划一些活动,照顾到特殊学生的需求,并给他们提供合理便利,鼓励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这不仅对特殊学生成长有利,也能够促进普通学生的成长。学校里的特殊学生其实也是教育资源,他们身上往往拥有优势与潜能,如有的视障学生听力特别灵敏,有的孤独症学生计算能力超强等。与这样的特殊学生交往,可以让普通学生感叹生命的神奇,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当然,许多特殊学生在某些方面需要得到帮助,这为培养普通学生的助人意识和公益精神提供了资源,可以让“善”与“爱”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自然生长。

  也许有人会觉得,学校只为一两个特殊学生付出很多精力,意义不大。其实,教育本身就应该是适性的,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学生”,都有特殊需求。教师关注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保障他们的学习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将会引领我们整体思考与建构学校的课程地图,为更多的学生接受适性的教育积累经验。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